初中语文_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初中语文_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词。 2、品味语言,概括景物特点。 3、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4、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概括景物特点。 2、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写景状物中所寄托的凄苦忧伤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引出柳宗元的《江雪》,体会钓翁的孤独。 师:孤独、执著的钓翁形象其实就是柳宗元孤傲人格的写照!今天,让我们跟随柳宗元的脚步去游览“小石潭”,进一步去体会他的孤独!(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词。 2、品味语言,概括景物特点。 3、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4、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三、预习反馈 一文学常识 柳宗元,字( ),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 )代文学家,“ ”之一。由于参加永贞元年(805)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 ”。本文选自《 》,是“ ”中的第四篇。 二一词多义 全石以为底 (作为) 为坻,为屿 (成为)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明灭可见 (可以) 全石以为底 (把,用) 以其境过清 (因为) 水尤清冽 (清澈) 其境过清 (凄清) 三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下见小潭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日光下澈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像犬牙一样) 心乐之 (意动用法,以……为乐,感到快乐) 凄神寒骨 (形容词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四、听“小潭”,划分节奏 1、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学生边听边划分节奏、标注读音 2、学生根据划分的节奏齐读课文 五、读“小潭”,整体感知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小潭的? 你觉得作者为什么给它命名为“小石潭”? 文章是按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同游者 六、品“小潭”,概括特点 1、作者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以“潭中(上)的 很 ,你看 ”的句式来表达。 这是一个 的小石潭? 坐在这样的小石潭上,你什么感受? 七、悟“小潭”,体会情感 1、作者坐潭上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从“伐竹取道”这一细节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3、写“游鱼”,又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探讨:一“乐”一“忧”是否矛盾?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播放“写作背景”视频) 八、拓展延伸 “仕 不 得 志” 便 纵 情 山 水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返。(吴均)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 九、课堂总结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就是这样如画,如诗,有色,有声,有情。在幽美的小石潭中,蕴含着作者忧伤的情。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也激起我们深切的同情!?让我们齐读一首小词,来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菩萨蛮·寄子厚 报国为民改革忙,奸人起,埋忠良,贬于永州,十年愁断肠。纵然闲情又逸趣,钓江雪,孤独伤。 忽逢小潭悦心房,流水清,游鱼畅,岸似犬牙,乱石写文章。虽有快意跃然起,离别时,又凄凉。 十、布置作业 必做:试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描绘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选做:读一读“永州八记”的其他篇目,体会作者的情感。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兴趣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或生动有趣的事例上。同时,八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和概括能力仍需加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更直观的方式和生动有趣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事例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注重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石潭记》是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被贬居生活的孤寂和悲凉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