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述自我认知理论在游戏设计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2-07-06 18:06:09 Tags:自我认知理论游戏设计,行为态度信念
作者:Jamie Madigan
我最近看到研究员Jeremy Bailenson在“The Psychologist”屮发表-篇有趣的文章。文 章中,他概述若T?关于杳看白U在线表征(游戏邦注:如Xbox 360的虚拟角色或是Nintendo Wii的Miis)将如何影响白身行为的研究结果。
他谈及如何给健康行为建模及植入虚假记忆,但在我看來,文章最有趣、最可怕的部 分是,谈及如何通过虚拟角色做广告,进而影响用户行为。即便我们非常清楚这种情况已经 出现。
Balenson举例专业会议的研究结果,描述他和同事如何公然在广告屮将受试者的头像 放置到演员疗上。例如,调杳中的某位参与者看到白身形彖举起虚构苏打品牌麻开始傻笑, 仿佛默默认可。
调杳之后,受试者不仅会更好记住品牌,而且相比其他选择,会对此品牌更有好感, 尽管它们清楚自己没有喝过“Blorf brand soda”或是坐在专业摄影工作室屮,针对广告摆姿 势(有趣的是,社交传业网站Linkedln显然将此理念牢记于心,他们举办这样的活动:将 用户头像直接嵌入客户公司的招募资料屮,旨在促使用户应聘这些职位)。
这要归功于某些心理学家所谓的“自我认知理论蔦简单来说,这一理论指的是,我们倾 向基于白己的行为推断白己的态度和信念:“我进行X行为,那么我应该是喜欢X行为的人J
在某研究中,研究人员给受试者穿着黑白制服。据观察,身着黑白制服的人士更有侵 略性及韧性,和他们刻板印象屮的邪恶衣柜保持一致。研究人员还表示,这就是为什么专业 运动的裁判员对疗看深色衣服的团队抱有成见,更倾向处囲他们。将虚拟角色看作是你少着 的衣服,你就会发现二者所存在的联系。
如何将此理念运用至电子游戏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向营销人员提供若T?邪恶理论。通过虚拟角色进行营销的想法可 以轻松植入Xbox的虚拟角色屮。
Red Dead Redemption from
游戏向完成游戏操作的玩家提供“角色奖励”再平常不过。我的小家伙有个來白《战争机 器3》中的Locust U1]具,来自《Red Dead Redemption》中的墨西哥帽,还有就是《光晕 3》中的Guilty Spark玩具。很有趣!但如果我的角色玩的不是RC Warthog模型,而是喝 掉一罐Mountain Dew,会出现什么情况?或是追踪《Wired》杂志的最新期刊?或是吞食 Burger King的炸土豆片?根据上述研究,相比传统广告,我更容易记住这些品牌,因为看 到自身代表同它们进行互动会带來显著心理影响。
我们共至无需将此元索藏入Xbox控制面板屮。我想游戏能够轻松通过我们的虚拟角 色唤起我们的共鸣,在我们等待关卡加载或进行配对时,呈现这样的画血:我们举着盒装 Stay-Free女性生理用品或是Kibbles *n Bits狗粮。
Kibbles cn Bits from
也许这些是极端例子。但你要知道至少游戏公司会开始运用这些理念交义推广游戏。 如果我是EA,我不会植入带有SSX标记的滑雪板,作为游戏的介色奖励,是吧?我会植入 《质景效应》中的NC-17装宜。你希望角色在此游戏阶段能够进行想象,游戏上架时玩家 能够同白身产生联想。
或者你可以选择让他们举着狗粮包装。这是你的选择。(本文为游戏邦 /编译,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游戏邦)
Marketers: Exploit game players with this clever psychological trick!
by Jamie Madigan
I recently found out, via this article on M, about an interesting paper by researcher Jeremy Bailenson in The Psychologist. In it, he gives an overview of some recent research on how viewing online representations of ourselves -like our avatars on the Xbox 360 or our Miis on the Nintendo Wii- can affect our behavior.
He talks some about modeling healthy behavior and implanting false memories, but to me the most interesting and possibly the mo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