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教育中乡土资源应用
周庄是一个拥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 蕴,对于水乡来说,翩翩小舟悠悠泛与小河之上,袅袅的特色小调轻 轻回荡,形成又一大特色之一。水乡的孩子,尤其是小班的幼儿来说 对于家乡的文化了解是特别少,怎么样能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呢?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结合小班孩子的实际年龄,以游戏与童谣等方式, 让孩子们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快乐,感受家乡特有的文化底蕴。
1合理利用乡土资源
每逢重要的节日都可以看到一些民间表演。摇小船便是其中之一, 舞蹈者穿着古镇特色摇船服装,一表演者摇着漂亮的小花船,一表演 者带着乌毡帽划着小浆,这些受到了本地人的喜爱,同时吸引了不少 游客的目光,他们停下脚步观赏、拍照留念。关于小船的童谣与表演 地游戏性,形式多样,涉及面也较为广泛,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需要分层次的进行学习,从而让两者更好的融合与一堂活动中,为了 让孩子更好的学习、学会,需要多方而的资源相互渗透,做好学习的 充分准备。利用乡土资源。作为水乡古镇的孩子,就有了很多欣赏到 这些具有民间特色的舞蹈表演,每逢重大活动与节日期间,景区主入 口处进行表演,这时孩子们就可以欣赏到。另外,家乡的旅游公司也 给了我们学习摇小船很大的协助,提供了很多的参考资料,以及参观 表演的机会,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很大的方便。利用家长资源。家园配 合互动一向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摇小船的民间表 演,班上的家长来说,100%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另外,经过调查与 询问,班上有5名孩子的奶奶也有表演过摇小船的经验,这样一来对 于孩子初步了解与学习简单的摇小船动作有了很好的帮助。在收集相 关小船的民间童谣,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很多童谣不纯粹地是 水乡小船,网络搜索的也较少,为此请班上家长协助一同收集相关的 童谣,90%的家长都参与了进来,他们通过网络、询问、自编等方式 收集创作了小船的童谣。针对所收集的童谣进行了归类、整理与修改, 从各方而来选取适合小班孩子的学习的家乡童谣。利用材料资源。在 表演的过程中,除表演动作外,少不了服饰与表演器具的搭配。像摇 小船这样具有浓厚的水乡民间舞蹈,服饰与小花船、乌毡帽等更是具 有特色的,为此我们特地去借来了范木进行观察模仿,根据小班幼儿 的年龄特点我们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与调整,以符合幼儿的使用为标准, 利用各方资源收集了所需材料,竹竿、中空板等,考虑到安全,小船 的制作利用了硬纸板,在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在小船上还挖了两个 小洞,便于孩子们拿小船,不宜滑落;船桨的制作也进行了很大的处 理,如把竹竿不平、刺手的地方进行磨平,长短适合孩子使用;利用 纸布通过多次的尝试制作成了乌毡帽。在服饰的选择上,既要有具有 浓郁的古镇韵味,蓝印花布便是较有古镇风韵的服饰之一,经过研讨 设计,考虑到表演游戏时的情况,单单选用蓝印花布的头巾进行点缀。
2活动在实践中,得以更加完善
第一次的尝试。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摇小船的兴趣非常浓厚的, 穿上特色的服装,孩子们特别的开心,由于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在游 戏的过程中大体较好,但是也有部分害羞的孩子动作幅度较小,特别 是划桨的孩子,另外游戏表演的难点是需要同伴合作,由于人数较多, 孩子们在寻找同伴是费了不少的功夫,而且孩子们只是单纯的玩,却 没有一个场景性。为此进行小组探讨修改,活动以问题“你乘过小船 吗?〃导入,让孩子用乘船的方式去欣赏家乡的美景,用摇船的方式 去学习童谣,这样一来孩子动起来,兴趣也更为提高了,另外本次特 色课由于表演游戏已经在课前有些经验准备,所以侧重应该放在学习 童谣方而,这样一来活动的重点就突出了;小船表演游戏时,需要加 强划船动作的学习,因为表演游戏中有合作的部分,从民间表演“摇 小船〃的特色来看,需要男女配合,所以角色要分清,可以通过标志 配对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配合进行分批的引导,即一位老师带划桨 的孩子,一位教师带摇花船的孩子,然后集中带领孩子进行摇小船; 另外为了增加表演游戏时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场景两座小桥,让孩子 在摇小船时,能边钻桥洞,边念好听的童谣。第二次的实践教学。活 动开展前,针对第一次有的孩子不会划桨的问题,进行集中学习,分 批指导的方式,让学得快的孩子去教教不会的孩子,起初在集体学习 的时候,部分害羞的孩子还是放不开动作,而在分批学习中,在同伴 的学习氛围中渲染激发其他孩子的兴趣,以“小兴趣带动大兴趣,以 少带多〃,他们跟着学了起来。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明显特 高提高了很多,原本静静地学童谣,到孩子们在摇小船的动作下,看 着张张的图片,进行记忆式的学习,孩子们很乐意学,几遍下来便会 念这首好听的童谣了;穿上特色的服饰,孩子们真有水乡娃娃的特色, 女孩扮演乘小船的水乡小女孩,而男孩子则带上了乌毡帽,像个小小 船夫,跟随着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