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几个特征高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几个特征高度 §2.1抬升凝结高度(LCL) §21.1定性解释 如图2.1.1所示,考虑一块未饱和空气微团,在不与周围环境空气发生质量、 热量交换的情况下,被外力抬升的情况。 当未饱和湿空气微团被抬升时,随着空气微团抬升、温度按干绝热直减率降 低,与它温度对应的饱和水汽压也随之减小。这样,必然会找到一个 (且只有一 个)高度,在此高度处饱和水汽压等于空气微团的水汽压,于是水汽开始凝结, 人们把这一高度称为抬升凝结高度(有时简称凝结高度),简写为“ LCL “ (Lifting condensation level) 图2.1.1 解释抬升凝结高度(LCL)含义示意图 在真实大气中,未饱和空气并不总是一达到抬升凝结高度,就一定立即开始 凝结,因为大气中可以有过饱和状态存在。 但尽管如此,引入的抬升凝结高度概 念可以使人们了解:当湿空气绝热上升时,可望在这个高度上有产生凝结的可能。 抬升凝结高度一般接近于动力性触发之对流云的下界, 但有时会发生偏离,这是 因为在上述的抬升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空气微团和四周空气的混合作用。 可以预 料,上升空气微团愈小,这种偏离会愈突出。 §2.1.2动力气象教科书中给出的计算方法 (例如见:杨大升等,动力气象学 p28) 1.抬升凝结高度z公式(2.1.4) 令T(z)和Td(z)表示上升空气微团的温度和露点,那么凝结高度 z应当由下 面的关系决定: (2.1.1)T(z)二Td(z) (2.1.1) 把T(z)、Td (z)表示成如下形式: p|T T(z)二T(0) 丁z=T(O)- dz (2.1.2) dz Td(z)二Td(O) 攀 z (2.1.3) dz 请注意,在求抬升凝结高度处温度时,将要用到式 (2.1.2) 将式(2.1.2)与(2.1.3)代入式(2.1.1),则得: dTd T(0) - dZ =Td (0) -z dz 或亦即: 或 亦即: 牺 dTd T(0Td(0)…毘)z (2.1.4)T(0) -Td(0) (2.1.4) dT dz 2.式(2.1.4 )中 d = ? F面先求出d等于什么 考虑到d表示气块沿干绝热过程(即当位温二不变的过程)垂直位移时其温 度的直减率,所以可以如下求出。由位温定义式有: 订学严, (2.1.5) P 对式(2.1.5)两端取对数: In v - lnT (Rd /Cp)ln 1000 -(Rd /Cp) In p (2.1.6) 将式(2.1.6)对z求微分: 1 dr _ 1 dT Rd 1 dp 二 dz T dz cp p dz 考虑到位温二不变,由式(2.1.7)可得: (2.1.7) dT Rd 1 dp (— dz Cp p dz (2.1.8) 考虑到p = ;?RdT以及dp「dz二-印,则式(2.1.8河变换为: (Rd 1 (2.1.9) 若取 g = 9.806m s, cp =1005J kg deg,并考虑到 1 J 二 kg m2s,, 则有: 9.81m 1005kg m2s,kg,deg」 1 0.98 d egm (2.1.10) 3. dTd . dz =? F面还需要求出 dTd dz 根据假定,当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时,若不和周围环境空气发生混合,则 位温是不变的,同时混合比也是不变的(r(z)二常数)。所以,由下式可求出 业 dz e r(z) =0.622 常数 p (2.1.11) 先对上式取对数,考虑到r(z)二常数,则得: In 0.622 In e -1 n p 二常数 再对上式进行微分得: (2.1.12) de _ dp edz pdz (2.1.13) 将式(2.1.13)左端乘以dT dT,再用准静 力条件(dp二-Pdz)变换右端 dp. dz,得: de dT edz dT 1 一(」g) P (2.1.14) 将状态方程(p「,RT)代入式(2.1.14)右端,得: de dT g edT _RT (2.1.15) 式(2.1.15)中如e用E代替,贝U T就应该用Td代替,即: dE dTd g EdTd dz 一 一 RT (2.1.16) dTd _ _ g dz「It1 匹 EdTd (2.1.17) 4. dTjdz公式的进一步简化 回想大气热力学中克拉贝龙-克拉修斯方程有如下近似形式: dE LwE dT RvTd2 (2.1.18) 其中Lw代表水的汽化潜热。考虑到这里的 T应该用Td替代(理由见前),将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2.1.18)代入(2.1.17),则得: 2 dT d g RvTd dz RT Lw (2.1.19) 其中取 Rv R = 0.622, Lw 三 Lw° =2.501 106J kg ,g= 9.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