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寓言两则》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的专题是“故事长廊”。借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本课包含两则寓言,分别是《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其中《纪昌学射》告诉我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方法:
《纪昌学射》自主学习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扁鹊治病》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素养展示
“小故事 大道理”
互动学习
导入
1、刚刚张同学跟大家分享了一个寓言故事,真有意思!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一次走进“寓言王国”去看一看。
板书 29 寓言两则
2、那同学们,提到寓言,你对寓言这种文体有哪些了解?
生回答
课件出示 寓言定义
出示寓言故事图片:相信同学们接触过不少的语言故事,老师考考大家。
学习《纪昌学射》
明确 纪 读音
读寓言,说大意。
读寓言,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寓言,品人物。
默读课文,思考:
(1)飞卫让纪昌分哪两步练习眼力呢?用“_______”画出相关句子。
(2)听完飞卫的两步建议后,纪昌有什么行动?用“~~~~~~”画出相关句子。
提示:边读边品味人物特点,写简单批注。
生展示: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感受飞卫的严厉、要求严格。
面对飞卫的严格要求,纪昌又是怎么做的?
用“从____中,感受到纪昌是一个___的人!”的句式作答。
小寓言,大道理。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有毅力和恒心,还需要名师指点。
过渡:不仅仅学射箭,在生活中,要想掌握一项本领都离不开这三点。
那回顾刚刚的学习,你在学习寓言这一体材,有什么心得?
生回答
点拨: 1)读寓言,说大意。
2)读寓言,品人物。
3)品寓言,悟道理。
让我们带着这种方法再来走进下一则寓言故事。
自主合作学习《扁鹊治病》
出示要求:1.读寓言,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读寓言,品扁鹊和蔡桓公人物特点。
3.品寓言,明道理。
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
点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面对缺点(病痛)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
当堂达标
小练笔:跨越时空,我和临死的蔡桓公对话。
我:蔡桓公啊!虽说您是国君,现在又生命垂危,可我还是忍不住要说您两句……
蔡桓公:唉,您批评得……现在我只希望……
拓展延伸
拓展三篇寓言故事《三个金人》和主题学习丛书 《伊索寓言两则》
先自读,品悟其中道理。
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举办“寓言故事大赛”,看谁讲的最生动!
教学总结:
这节课我以学生的素养展示故事入手切入课题,寓言故事是令孩子们着迷的一种文学体裁,所以在我出示寓言故事图片的时候孩子们很兴奋,仿佛唤醒了某种沉睡在心中的小星光,都愿意争先恐后的和大家分享,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积极性。
我侧重对于学习寓言的方法的授受,但是与预期的效果有点差距,孩子虽能根据提示自学《扁鹊治病》,在展示时有点生涩,谈感受、谈道理不够深刻。
整堂课处理的有点急促,所以导致拓展阅读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在课堂活跃度不够,也是本节课的瑕疵。
我会总结纰漏,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寓言两则》学情分析
《寓言两则》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的第一课。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上课之前能很好的预习,课堂上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自读自悟。四年级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能表达自己内心想法,那么,在学习本课时,我可以把一下问题放手交给孩子来解决。
《寓言两则》效果分析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兴趣。我们都知道课题是课文的眼睛,所以在教学时我抓住课题,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课上学生也能够抓住文眼提出了好几个问题,如:纪昌向谁学习射箭?纪昌是怎样学习射箭的?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会以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更多的学生大胆提出疑问。
虽然这两则寓言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在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时回答得还不够完整,这时我并没有急于打断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式的语言让他们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结构化金融产品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测算表.xls VIP
- 挂靠协议(个人挂靠).docx VIP
- 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课件.pptx
- 教学回顾系统中教师语言风格迁移算法与语义一致性优化研究.pdf VIP
- 2025年实验室试剂、耗材及仪器配件 合理化建议及承诺.pdf VIP
- 房地产开发成本测算相关表格-某地产项目详细成本与收益测算表.xls VIP
- 2025年AWS认证磁带网关与S3Glacier深度集成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基金会与捐赠基金集中度风险与单一资产限制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质量工程师防错装置的可靠性与维护保养专题试卷及解析-单项选择题.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