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语文
课 程: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
适用对象:三年级学生。
导入
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个人,他有三个儿子。有一天,他想考一考他的三个儿子。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说:“我给你们同样多的钱,你们分别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够充满一个屋子。三个儿子拿了钱,出发了。大儿子回来了,他买了一车沙子,很大的一堆沙子,但是呢,沙子没有充满整个屋子。二儿子回来了,他买了更便宜的稻草,也没有充满整个屋子。后来,小儿子回来了,他买了一根蜡烛,当他用火柴点燃蜡烛的时候,烛光瞬间充满了整个屋子。)
学生谈谁会得到父亲的称赞,为什么?
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想别人没想到的》。
课题
1、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三、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
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懂得想别人没想到的,有创新意识,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自主学习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词语。
(1)指名学生起来读,其他同学纠错。
(2)指两名学生领读。
召集 骆驼
连绵不断 连绵起伏
若隐若现 恰好
密密麻麻 恍然大悟
3、指两名学生分别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4、根据提示回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 )让( )( ),看谁( )。结果( )得到了画师的称赞。
五、课内探究
课件展示: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三个徒弟分别是怎样画骆驼的句子,哪些词语说明了他们画的骆驼多。
2、小组讨论: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学生展示。
1、大徒弟是怎样画骆驼的?教师板书:大徒弟。
(1)学生回答。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2)表现画的骆驼多的词语:密密麻麻、画满、很小很小。
(3)教师板书:很小很小。
(4)学生齐读。
(5)指名学生单独读。教师指导。
(6)指名学生单独再读。
(7)学生再齐读。
二徒弟是怎样画骆驼的?教师板书:二徒弟。
(1)学生回答。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呢?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2)表现画的骆驼多的词语:许许多多。
(3)教师板书:许许多多。
(4)学生齐读。
3、回顾大徒弟和二徒弟是如何画骆驼的,思考他们为什么要那么画。
4、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是否满意?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5、三徒弟又是怎样画骆驼的呢?教师板书:三徒弟。
(1)学生回答。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2)教师板书:两只。
6、画师是如何评价小徒弟的画的?
(1)学生回答。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2)句子: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变换说法。
句子:难道我们不应该孝敬父母吗?变换说法。
(3)词语:若隐若现 学生谈理解。
(4)学生齐读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
(5)教师小结。
这是画师对小徒弟画的评价。小徒弟用有限的两只骆驼表现了无限只骆驼的可能,让人感觉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因此得到了画师的称赞。那么,在生活和学习中,你有没有想过别人没想到的?
学生回答。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当我们你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只要能够大胆去思考,向别人没想到的,那样我们就更容易解决问题,更容易获得成功。
六、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试着在白纸上画出一座最高的山,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想法。
(1)学生练习。
(2)学生展示。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文中优美的语句。(二者选其一)
《想别人没想到的》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阅读时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前面的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品味的方法,能边读边想,抓住文中重点句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在这里我将继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本课的学习。除此之外,我特意让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