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文心雕龙养气》与文学创作的三个问题
《文心雕龙》一书本意在谈文学创作的方法与原则,这其中 便涉及到了作家在创作时应该具有的精神状态、 对创作规律的把
握以及文学创作与作家身心的关系问题。在《养气》篇中刘勰结 合“养气”观谈论了“作文”的道理, 本文遂将其剥离为三个层
面。
一、“玄神宜宝”为创作做好生理准备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刘勰的“养气”着重于生理的角度来 论述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精神状态的调养与准备,而孟子所言的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的是儒家所推崇的“至大至 刚”的“直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是与仁义道德相辅的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两者内容不同。
其次,从思想根源来看,刘勰更多受到道家的影响。道家的 养气虽然内容复杂,但有两点对刘勰影响深远:其一,道家养生 理论认为“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基本要素,藏于 肾,因此“养气”被转指为养“精气”, 保养“精气”可以延年
益寿,获得长生之道(刘勰认可曹公的“惧为文之伤命”);其 二,道家针对“养气”提出的应“恬淡虚无”和“清静无为”的 思想被刘勰所接受。
而最能代表刘勰主张在文学创作前要“养气”的观点则是 “玄神宜宝、素气资养”,这是他继承了道家的养“精气”思想 而提出的。“玄神”就是指人的内在精神,“宝”指珍惜,“素 气”也就是人的元气,“资”为依靠,因此“玄神宜宝、素气资 养”就是说人的内在精气需要珍惜, 人的元气需要保养, 这便与 道家以养生为主张的养“精气”如出一辙, 只不过刘勰不是为了 延年益寿,而是“结合写作来谈养气” [1] 。
刘勰此说目的何在呢?细分析原因有二: 其一,“夫耳目鼻 口,生之役也;心虑言辞,神之用也”。由于人无时不受到身体 器官的役使(生理对人的影响),而创作作为一种智力生产活动 也必然摆脱生理的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言: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 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于最美的 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2] 因此保养精气的“玄神宜宝”就是 要从生理上做好创作的准备。
其二,由于人的器分有限,而创作的消耗则“智用无涯”, 如果做不到“玄神宜宝, 素气资养”就易犯“神思之困”, 在这 里刘勰告诫人们要资养精气以便在创作时精力充沛, 实际上是强 调保养精气以求创作的持续可能以及精气充足对于创作不受影 响的重要性。 因此, 刘勰的“玄神宜宝”是从可能性与重要性两 个角度论述了在创作前“养气”与生理的紧密联系。
二、“率志委和”为构思时的灵感提供可能 对于“率志委和”解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 王元化先生认 为“‘率志委和指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种从容不迫、 直接书写 的态度”,实际上也就是“创作的直接性的体现”。 [3] 归青认 为“率志委和”与“钻砺过分”相对, 应该是作者所要采取的一 种措施或态度, “从表面上看, ‘率志委和死活是一种消极无 为的状态, 然而我们仔细玩味, 则会发现这种消极无为的态度却 是作者有意求取的,并不是一种不自觉、非理性的状态。” [3] 与王说并并不一致。
从原文看, 刘勰的“率志委和”并非“一种从容不迫、 直接 书写的态度”, 他只是列举了在写作时会出现的“率志委和”与 “钻砺过分”这两种情形, 并其对创作产生的影响――“率志委 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而刘勰本 人则是鼓励作家创作追求“率志委和”这种心理状态。
那么“率志委和”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呢?王元化先生 认为,“它的含义与‘灵感是相同的” [3] 王先生的这种说法 也遭到了归青的质疑, 他认为“率志委和”并非是一种直接抒写 的状态,而“率志委和”应该和“从容率情”与“优柔”的意思 相对等, “是指作者所取的一种宽松舒缓的心态。 ‘适会从宇 而上说是适应机会,但在《养气》篇的语境中它的含义是可以加 以进一步明确的, 那就是要抓住文思降临的一刹那, 不失时机地 进入创作的状态。” [3] 归青还认为创作第一阶段的“节宣”的 “具体做法就是‘清和其心, 调畅其气, 也就是‘率志委和 的意思。” [3] 而灵感的降临就应该伴随着创作的“意得”,而 “率志委和”是在此之前的心理放松状态。
这也就是说, “率志委和”应该是写作前的一种宽松舒缓的
心理状态,是为着抓住灵感的降临而做的准备。也就是说,“率 志委和”既不是灵感本身, 也不和灵感同步,它貌似是一种无为 的心理状态,实际上是作者有意的追求的心理状态, 这一点与灵
感的偶然性与突发性不同,“率志委和”可以视为灵感降临前的 心理准备,但与灵感的降临又无必然关系, 只为灵感的到来提供 了一种可能。
三、以“从容率情”稀释创作中的苦吟现象
苦吟是潜心创作的一种表现,是作家将外在世界心灵化的内 在过程,指在创作的构思酝酿阶段作家调动一切手段, 竭尽精力
去完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