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的景观格调与文化特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瘦西湖的景观格调与文化特性 文献标识码 :A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北郊 ,东起天宁寺、重宁寺 ,西至景区西 门 , 南起西园曲水丁溪南端 , 北至蜀冈之上的平山堂、大明寺 , 随 河湖水面自然形成的三个转折 , 将中国山水卷轴画的艺术形式、 审美意境通过“起、 承、转、合”的空间布局移植到现实大地上 , 集中展演从御马头经由西园曲水 ,转向虹桥 ,至四桥烟雨 ,再到熙 春台,最后抵达蜀冈山麓的线性文化景观 , 利用地理、地形、地貌、 山水环境 , 沿水系将各种建筑、园林和景观串联、组织在一起 , 体现了树木、绿篱等乔木、灌木肆意的野性 , 荷花、芦苇等水中 植物张扬的野趣 ,特别是熙春台至蜀冈一带的景观 , 以宁静的水 系和幽深的山林为主要基调 , 隔离了城市的喧闹和人流的烦扰 , 在大地与水之上作画 , 形成一幅婀娜多姿、美仑美奂的郊野山水 长卷景观。 熙春台向北至蜀冈郊野景观的范围包括蜀冈山林 ( 大明寺、 观音山 )和莲花埂新河北段郊野景观两部分。蜀冈山林在扬州西 北,横卧如蚕 ,三峰突起。据史料记载 , “蜀冈三峰为扬州第一名 胜……东峰最高,中峰次之,西峰又次之。东峰有功德山、摘星楼、 天池诸胜 ; 中峰有法净寺、平山堂、平远楼、晴空阁、谷林堂、 欧阳公祠、西园、第五泉诸胜 ; 西峰有司徒庙、五烈墓诸胜。冈 东西北三面围九曲池于其中,池一成平山堂坞……”。蜀冈南一 线河路,通瘦西湖 ,与瘦西湖隔而不断 ,不远处碧波粼粼 ,亭阁重 重, 别有洞天。历史上关于蜀冈山林的“三峰”之势至今未发生 太大变化 , 山体的形势和机理仍在 , 但许多景观如摘星楼、 天池诸 胜今已不复存在 ,现存蜀冈山林景观主要有观音山和大明寺 , 其 中西园、平山堂是山林景色中的典范。 1. 大明寺 (1) 景观布局 大明寺雄踞于蜀冈中峰之上 , 占地面积 128亩,建筑面积 6 900平方米 , 它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 (457), 故称大明寺。 后有“栖灵寺”、“法净寺”、“西寺”之称 , 距今已有 1 500 多年的历史。唐代高僧鉴真曾为该寺住持。南宋时 , 寺渐荒废。 明天顺五年 (1461) 重建, 万历、崇祯间又复建。清康熙年间因讳 “大明”而改称栖灵寺 ,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 , 同治年间重建。 1979 年恢复大明寺旧称。现存牌楼、山门殿、大雄宝殿、西园、 平山堂等建筑和古迹 , 主体建筑呈中、 东、西三轴线分布 , 殿阁巍 峨,层层相接;古树排空,万绿深锁;红墙青瓦,巍峨古朴 ;林木葱 茏, 环境优雅。其中西园和平山堂是大明寺园林景观中的杰出代 表。 西园也称御苑、 芳圃, 位于平山堂西侧 , 故名。原塔院西廊井 旧址。现存主要有天下第五泉、 康熙御碑亭、 乾隆御碑亭等遗迹。 初建于清雍正年间 , 后为迎接乾隆帝南巡陆续修建。清乾隆元年 (1736) 扬州巨富光禄寺少卿汪应庚购数十亩扩建芳圃 , 乾隆十六 年, 芳圃已初具规模。咸丰年间 (1851~1861), 毁于兵火。同治年 间(1862~1874), 两淮盐运使方俊重修 ,清末曾有修缮。民国时期 , 建筑残破 ,花木凋零。解放后,1951 、1963年均有修缮 ,1979 年大 修,扩大园地 13 000余平方米 ,关闭平山堂前旧园门 ,在欧阳祠西 侧另开一门 ,门如半亭 ,上嵌邓石如篆书“真赏”旧额。 西园依自然地势为宜 , 或高或低 , 错落有致。占地约数十亩 , 四周冈阜起伏 ,层峦叠翠 ,开阔粗犷 ;中部凹陷若釜 ,一池清泓 ,碧 波涟漪。建筑物依山傍水 , 因势嵌缀 , 或舫浮水面 , 亭悬山腰 ; 或厅 栖阜顶,榭临岸侧。加之鸣声逸兴 ,水动情思 ,神韵流泻 ,令人襟怀 爽畅。 平山堂位于大明寺西侧 , 初建于宋庆历八年 (1048), 为欧阳 修等人议事之所 , 欧阳修时任扬州知州。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 存建筑为同治九年 (1870) 方浚颐重建。民国 4 年 (1915), 运使姚 煜重建 , 新中国成立后 , 分别于 1951、1953、1979、1997 年进行 了大修。 平山堂面南而建 ,面阔五间 ,进深三间 ,单檐硬山顶带卷棚廊 轩, 堂前为平台 , 尽端有石栏槛 , 北有短廊与谷林堂相接。堂北檐 下悬“远山来与此堂平”匾额 , 为清光绪丙子 (1876) 秋林肇元题 咖啡色底 ,白色字。中楹上方悬“平山堂”三字匾 , 为清同治壬申 (1872) 孟夏之月定远方浚颐题 ,两侧悬联日 : “晓起凭栏六代青 山都到眼 ,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 ,草绿色底 , 白色字,为朱 公纯撰 , 庚申春日尉天池书。 平山堂是个幽静所在 , 也是个驰目骋怀的绝佳场所。堂前古 藤错节,芭蕉肥美。行春台栏下为一深池 , 池内修竹千竿 ,绿荫苒 苒,因风摇曳。凭栏远眺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