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谈霍去病墓石刻的主题思想及艺术风格
在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石刻艺术中,茂陵霍去病墓石刻是我 国最早的一批以大型圆雕方式塑造人和动物形象的雕刻艺术作 品,石刻充分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依石拟形,稍加雕凿求之神 似,形象古拙,手法简练,风格浑厚,给人以气势博大、浑朴而 豪放的感受,富有西汉时期那种深沉雄大、 奔放有力的时代风格。 霍去病墓的这批石刻,不同于一般陵墓前所列置的那种天禄、辟 邪等的石刻,而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它的产生当与汉王朝鼎 盛时的历史背景及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关。
西汉是我国一个统一的强盛国家, 当时正处于新兴地主阶级 艰苦创业时代,加上边界上匈奴族的不断侵扰, 统治阶级深深懂 得出生入死创业英雄的价值。 刘邦就曾大声疾呼“安得猛士兮守 四方! ”,而传奇式的青年将领霍去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适应统 治阶级需要的“猛士”。他曾先后六次参加和指挥抗击匈奴战 争,屡战奇功,其中尤以祁连山大捷最为著名,打败了盘距在北 方的匈奴军队,不但使汉朝解除了西北边患, 而且打开了通往西 域的河西走廊,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与西域、 西亚的经济
文化交流,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也正是这样,霍去病的不幸早逝, 对西汉王朝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为了纪念这样一位传奇式英雄, 汉武帝破格给予霍去病以厚葬,特赐霍去病陪葬茂陵,并下令
“为冢象祁连山”,这可谓是当时统治者的良苦用心了。 想当初, 霍去病曾对汉武帝立下“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迈誓言, 现在 他死后的归宿, 正是他当初挥戈驰骋的祁连山战场。 这种独特而 耐人寻味的艺术构思, 实为纪念祁连山战役的胜利而筑, 即是围 绕着“为冢象祁连山”这个目的而雕成的。 这批石刻群, 现共发 现有:《马踏匈奴》 、《卧马》、《跃马》 、《伏虎》 、《卧象》 、 《石鱼》、《牯牛》、《巨人抱熊》、《怪兽噬羊》等十六件, 它们都散落在墓前的草丛坑凹之中,生动自然,栩栩如生,与自 然融为一体。 并且它们都是具有一定的题材内容, 表现一定的艺 术境界,形成富有完整主题的系列石刻作品。
一、关于石刻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霍去病墓石刻群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组位于田 野的石刻群, 作为石刻艺术的群体, 这批石刻的主题是围绕“为 冢,象祁连山”的目的而修建的。当初修筑霍去病冢,是为了纪 念他生前的功绩,即《汉书 ?卫青霍去病传》记载说“去病破昆 邪王于此山,故今为冢象之,以旌其功也。”起冢象祁连山,冢 前立纪念碑式的石人、石马,自然是为了表彰其功业,它们的作 用显然也在于突出“象祁连山”这个总要求, 将转战祁连山、 破 匈奴等内容用形象的艺术形式, 生动地再现当时祁连山的风貌和 在此激战的情景, 这该是这批石刻所表达的主题。 但它又并不仅 仅是为了纪念霍去病这位英雄人物, 我认为它更重要的目的在于 反映祁连山战役胜利后的情景, 说明安定和平的生活是大家的共 同要求、愿望。这可以从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石兽、石马得以说 明,它们象征美丽富饶的祁连山,林木茂盛、野生动物敷衍、牧 人放牧狩猎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通过赞颂自然,进而让人们去领 会霍去病生前的功绩,从而达到了这组纪念碑雕刻所要表达的鲜 明主题。
霍去病墓石刻之所以引人注目, 是它采取了以一当十的艺术 手法,通过刻画三匹不同姿态的战马,三件石刻作品一一《马踏 匈奴》、《卧马》、《跃马》,使人从战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英 勇善战的青年将军和无数浴血疆场的战士, 从而构成了这组纪念
碑雕刻所要表达的鲜明主题。 显示这一主题思想,具有代表性的 一件作品当属《马踏匈奴》了,它是这组石刻群的中心雕刻,是 运用象征手法来歌颂霍去病击败匈奴这一重大历史功绩。 但作者
并没有直接表现霍去病本身, 而是用人和马的形象,象征祁连山 之战这一重大事件,起着点明题意的作用。马巍然屹立,器宇轩 昂,雄壮而威严,高度概括地象征了霍去病的赫赫战功和汉王朝 强盛的国力,显示出一幅胜利者的昂然姿态, 象征正义者的一面。 马下挣扎的是战败的匈奴主的狼狈形象,一个满脸胡须的匈奴 人,他裂着嘴,光着脚,一手拿着弓,一手拿着箭,十分地凶悍, 即使手中还握着弓箭,但已注定失败,以这种对比的形式来纪念 战功,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充满了创造力。纵观这组群雕, 它们之间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它们都是和“象祁连山”这个 主题有直接的关联。作品中蓄含着当时雕刻匠师们所寄托的情感 和时代愿望,对生活和自然美的热爱及对和平的讴歌。 女《《跃马》、
《卧牛》、《卧马》这三件石刻,体现的是战胜匈奴之后,在和 平、安定的环境中山下的农牧风光,骏马奔腾欢快,既描写了生 命的活力,也显示了水草丰茂的沃野;卧马雄壮沉静,具有凝重 安详的气氛;卧牛所表现的意境,使人感到和谐安适的田园生活, 反映了人们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当然,这组石雕也不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T 1870-2023 液相色谱 - 质谱法测定试剂盒通用要求.pdf VIP
-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9月月考试卷(二)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课件培训资料).ppt VIP
- 《人民币》解说词全五集.doc VIP
- 工程流体力学(闻建龙)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吉林省中考英语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课件: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