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谈齐家文化双大耳罐的相关问题
【摘 要】双大耳罐是齐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然而 目前对这类陶器相关问题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这类陶器在该文化 几个重要遗址的数量相当可观, 因此, 对双大耳罐与其他陶器的 关系、类型的划分、分期及源流等问题的研究,应该给予更多的 重视。
齐家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史前时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 该文化的典型器物有高领双耳罐(耳在腹部)、侈口罐、双大耳 罐等。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双大耳罐,其造型别致、数量多,制作 工艺也较为精致,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一类器物。
在现有的研究中, 这类陶器主要被学者用来作为齐家文化分 期研究的标型器之一, 对其特征的归纳大多局限于外形特征的描 述、演变趋势的总结,如有突出的双大耳,器型整体早期通常矮 胖,后期逐渐更瘦长,颈部变长等①②③。关于其类型的划分, 以发掘者对单个遗址材料的分析为主, 缺乏不同遗址之间关联性 的比较, 而这些类型的划分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例如个别器物 与典型双大耳罐形制差别较为明显, 是否应归类为双大耳罐还需 要斟酌 ; 除此之外,类型、式别的概念体现得并不清楚,各式别 双大耳罐之间的演变关系也不甚明显。 双大耳罐数量在陶器整体 中的比例等问题也较少有涉及,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将谈谈自己 的一些认识。
一双大耳罐的基本特征
双大耳罐,在齐家文化几个典型遗址中均有发现, 但命名却
不尽相同。这类陶器最早在齐家坪遗址中发现, 被安特生命名为
“安弗拉式双耳罐”,在之后的考古发掘报告中也有以“双耳 瓶”命名的,但从其形制特点来看,应是双大耳罐无疑。除此之 外,也有以“大双耳罐”称之的, 但笔者认为“双大耳罐”的名 称更能体现这类器物的特点,即强调其“双大耳”这个典型的特 征,“大双耳罐”易被认为是强调器物整体的大小而非耳部的特 征。“双大耳罐”,顾名思义,这类器物有着较为突出的一对大 耳。
齐家文化陶器耳部较为发达, 双耳器数量众多,双大耳罐的 耳部呈弧形、宽带状,个别器物在耳部还刻画纹饰。双耳通常从 口沿处(或口沿稍下部)延伸至器物颈部以下的腹部,长度大多 超过器物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个别大耳的长度可占器物整体高 度的三分之二,是名副其实的“双大耳罐”。 这类陶罐多为喇叭 口或侈口,颈部较长,有的颈腹之间分界明显,有折棱,腹部有 折腹和鼓腹之分,均为平底。
双大耳罐绝大多数为泥质红褐陶, 泥质灰陶极少,夹砂双大 耳罐仅见于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中, 且只有一件。有少量彩
陶,见于皇娘娘台遗址和柳湾墓地, 其中柳湾墓地的彩陶双大耳 罐被划分在双耳彩陶罐类别下, 但其形制、特点与双大耳罐无差。
这类器物绝大多数为手制,在几个典型遗址的发掘简报、报告中 都有描述,柳湾墓地双大耳罐的颈腹壁上留有清晰的轮旋纹道, 磨沟墓地部分双大耳罐口部也使用了慢轮修整技术。 双大耳罐大 多为素面,器表有特意磨光的现象,尤其在大何庄墓地、柳湾墓 地更为常见。少量双大耳罐在腹部饰有篮纹、绳纹,皇娘娘台遗 址、柳湾墓地双大耳罐的耳
陈洁珂 .浅析洛克的教育思想 [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11 (6): 73 ?75
张冰、王晋.《教育漫话》 之要旨解读及启示 [J]. 新教育,
2014( 11 )
杜京容 .洛克的智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 [J]. 华
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3): 130?133
郭小香 . 洛克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学报, 2011(5): 131?133
申晓菊.从学生本位思想看洛克的 《教育漫话》 [J]. 青春
岁月, 2013( 7): 274? 275
李霞、何兴祥 . 研究洛克教育思想的新视角 [J]. 宿州教
育学院学报, 2012(1): 99?101
部饰有三角形、菱形、圆形镂空纹饰、纵向刻划纹、半月形
压印纹等, 这两个墓地的彩陶双大耳罐在肩腹部饰有复线三角形 纹饰。
二 双大耳罐的数量及与其他陶器的组合
齐家文化几个典型遗址中包含的双大耳罐数量比例不尽相 同。在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中, 62 座墓葬中共有 15 座包含 有双大耳罐,数量占陶器总数的 7%左右。根据墓葬登记表的记 载,柳湾墓地发掘报告认定的齐家文化 366座墓葬中共有 80 座 出有双大耳罐,数量占陶器总数的 6%左右。大何庄墓地 48 座墓 葬中有 38 座出有双大耳罐,数量占陶器总数的 13%左右。秦魏 家墓地 138座墓葬中共有 88 座墓葬包含有双大耳罐,数量占陶 器总数的 23%左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在皇娘娘台和柳湾两处遗址, 双大耳 罐数量相对较少, 虽然占有一定比例, 却不是墓葬中最普遍的随 葬器物, 而出有此类器物的墓葬等级也不见得较高, 值得注意的 是皇娘娘台墓地中的双大耳罐出自合葬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天”凌空》ppt课件(优质课).pptx VIP
- 新编大学英语(第四版)综合教程2(2023版)(智慧版)B2U1 Reading 2.pptx VIP
- 《周易》全文及翻译.pdf VIP
- 川教版可爱的四川7至8年级 主题一 第3课《雄伟的高原雪山》 课件.ppt
- XX市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方案.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作文指导、写作提纲及例文.pdf VIP
- 重庆颛顼生猪养殖场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 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19外研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课文原文及汉语翻译(英汉对照).doc VIP
- 【絮语文】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讲评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