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书法对为人处世的指导意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书法对为人处世的指导意义 “汉字的审美书写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是书法了。所谓书 法,简言之,就是美化文字的艺术。质言之,中国书法是一种以 对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形态结构和运动、变化的感知为基础, 以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线条为媒介, 以生命情感的表现为内容的抽 象表现艺术。” [1] 书法这种古老的线条艺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 历史,因为自其诞生之日起, 就深深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较之绘画、音乐、建筑等这些中西方皆有的艺术门类,她的独特 性即是——她与汉字艺术合流而生,又具备相对独立的生命流 程。因此,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艺术,是中国传统哲学思 维的具象表达, 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其哲学 精神体现在用笔、结字、章法等诸多要素中。其蕴藏的无穷智慧 可以启迪为人处世的思考,激发人的内在 潜质。 一、书法创作前 (一)缘起 书法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功能。 所谓实用性, 首先即是 为了实现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如殷商之甲骨、 两周之金 文、秦之篆、汉之隶,或占卜吉凶、或纪事载人、或歌功颂德。 及至楷、行、草诸体出现,实用性则越发增强,中国书法史上的 很多经典作品,便是书家留给他人的便条。其次,书法是书家抒 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书家的喜怒哀乐可以淋漓尽致地通过书法作 品体现出来。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 从一开始即重视创作主体的 情感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二)研墨 研墨即磨心。 所谓“非人研墨墨研人”。 研墨是书写前一道 非常有必要的程序。 研墨时要压稳顺时针或逆时针缓缓地磨, 要 求书者的心思恰如砚中的墨一样逐渐由浮动变得沉淀下来。 正如 丁洪所言:“研墨心趋静,握笔情更浓。” [2] 同时,研墨也是 书者构思章法布局的大好时机。 研墨对人的启示是事前要冷静耐 得住性子多思考多琢磨。 (三)发笔 “使用新笔必须注意, 新笔有胶, 发笔时不能性急用开水去 烫,一烫笔很快就会发开,但笔毛的弹性就会破坏了。新笔初用 以凉水或温水慢慢发开为好。” [3] 可见,发笔太急会伤笔,即 如蔡邕所谓之中山兔豪亦不能佳也。人生亦如此,急功近利、一 蹴而就, 有时反而欲速则不达。 弘一法师所谓“才高而性缓”亦 是此理。 发笔对我们的启示是遇事不可生硬亦不可软弱。 生硬会 伤人,软弱却办不成事。这个尺度要把握好。 (四)选纸 孙过庭在其《书谱》提出了著名的五“合”五“乖”说,其 中之第“四和”即是“纸墨相发”, 与之对应之第“四乖”则是 纸墨不称”。 充分体现了他对书写工具的重视程度。 一张好纸 会极大地激发书家的创作灵感,会使书家的创作冲动情不可遏, 落笔云烟。 这也告诉我们, 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能促进我 们成功的手段和工具, 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即是这 个道理。同样,选纸就是选环境。若向知己写书信用山水画背景 的纸最为合适。 高山流水寓知己之情。 写喜联写祝寿福字宜在大 红颜色的纸上创作以示喜庆。 所选的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达出 书者的情绪, 或是衬托或是相得益彰。 正如选纸是选书写背景一 样,同样的道理, 人生活的环境也实实在在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 二、书法创作中 (一)用笔 在书法艺术的技法中, 用笔基础亘古不变。 其笔法中所讲究 的“中锋用笔”、 “侧锋取势”、 “藏露互见”、 “方圆兼备”、 “无垂不缩”、 “无往不收”等诸多概念都是阴阳对立统一观即 和谐精神在笔法中的具体表达。 “中锋用笔”。 “我们使用的毛笔, 中间一组长毛叫笔心、 主毫,周围较短的毛叫笔侧、副毫。书法要求用中锋,书写时让 毛笔的主毫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不能偏向一侧。 这样写出的字才 沉着有力,四面势全。” [4] 《唐寅落花诗册》中第二十首诗中 句“情薄错抛倾国色”中的“色”字(如右图)。“色”字下边 的浮鹅钩是唐伯虎最得意的一笔。 中锋细笔运笔流转自如柔中带 刚刚中见媚,细劲纤而不弱力而有韵秀逸洒脱。当然,这也是他 最显本事的一笔。 有道是“书到瘦硬方通神”。 唐伯虎这一浮鹅 钩写得瘦而不干硬而不僵简直是神来之笔。 唐伯虎的字以风流媚 态胜,符合他潇洒不羁的个性。可以这么想象,这一笔浮鹅钩, 就像一位自自然然的小女子。不怒而威自有,不娇而媚自生。让 人无所适从。没有泼妇骂街的可怕,也没有哭哭啼啼的可怜。只 会让人觉得可爱又可敬。 书法贵在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即是“中 庸”思想的最直接体现。它要求为人处世中正平和。 “藏露互见”。“藏锋又叫正锋、逆锋。它要求所写的 点画起笔收笔不露锋芒,藏头护尾,所谓‘藏锋以包其气。藏 锋的写法是:起笔处逆入,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 下先上,然后裹锋转笔(行成圆笔)或折锋(形成方笔)、顿、 提、中锋行笔;收笔处顿笔之后圆锋敛入。要‘无垂不缩(如 竖画的‘垂露),‘无往不复(如横撇捺等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