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次贷危机以来各国刺激经济方案及影响评价
陈功 贺军 李明旭
(安邦咨询企业分析师)
摘要: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从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些最发达工业化国家,到越南、印度这么新兴经济体,全部在为拯救经济而同时忙乱。引人注目标是,多个国家全部纷纷紧急推出挽救经济方法,以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输血”手段来拯救市场,避免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同时发生,把各国经济拖入衰退泥潭。这场全球经济风暴离中国远吗?中国经济政策应该怎样随之而动?了解国外经济刺激计划,对于中国经济金融政策调整大有裨益。
全球经济似乎从未像现在这么混乱!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从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些最发达工业化国家,到越南、印度这么新兴经济体,全部在为拯救经济而同时忙乱。引人注目标是,多个国家全部纷纷紧急推出挽救经济方法,以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输血”手段来拯救市场,避免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同时发生,把各国经济拖入衰退泥潭。
这场全球经济风暴离中国远吗?中国今年上六个月经济增速仍然高达10.4%,似乎和上述问题国家相去甚远,但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和外部环境难脱干系——外需改变、热钱流入、通货膨胀、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国经济一样要伴随这些改变而起舞。在各国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同时,中国市场上相关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呼声也日益增高,多种传闻也在满天飞,这对中国政策制订者无疑是个考验。在我们看来,梳理各国政府有代表性救市方法,观察其政策效果,对中国决议层将会有所裨益,也对关注政策走向企业会有所帮助。
?
一、各国政府和央行在次贷危机后多种救市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年9月初,各国推出拯救经济方案总规模已超出5200亿美元。在多种救市方案中,现有针对金融机构,也有针对一般百姓;在手段选择上,现有财税政策,也有货币政策,还有“输血式”金融手段。
我们根据不一样方法特点,大致将拯救经济方案分为三类:紧抢救市方法、各关键央行货币政策、各国财政刺激政策。另外,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兴经济体——越南国别案例。(略)
二、对各国“救市”计划评价
为方便起见,我们把各国拯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财税政策拯救经济方法,简称为“救市”计划。从各国救市方法来看,一类方法是为了拯救陷入危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关键是采取国有化方法,和用多种政策工具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以避免金融机构倒闭。另一类方法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实体经济,刺激消费,避免经济连续放缓,恶化至衰退。
各国纷纷推出“救市”计划,引发了各界相关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之争。有见解认为,这些坚持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以政府和财政力量来救市,是为了避免眼前金融市场危机和经济低迷,为了短期目标而放弃自由市场标准。然而,这种见解有失偏颇。在我们看来,自由市场标准并不绝对地排斥政府干涉,假如干涉标准是为了维护自由市场标准,而不是替换它,那么这种干预就是可接收。所以,表面看似一样干涉,其内涵和目标是不一样。
不过,各国政府大力救市做法仍然遭到了绝大多数市场和研究人士非议。在她们看来,“救市”计划将会产生以下部分负面后果:
首先,救市方法延缓了本应该有市场“结清”,延长了那些不盈利、不健康企业寿命,同时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此次蔓延西方市场信用危机和经济放缓,显示西方经济出了错误,它们最大问题是消费太多,储蓄太少,错误地配置了资源。尤其是美国经济,长久靠浪费信用来借贷消费。很多出现问题金融机构,全部是这一信用链条断裂牺牲品。危机出现实际上要求做出调整,将问题机构清除出市场。要指出是,各国“救市”目标是拯救市场,而不是某个具体企业,比如美国政府出手接管“两房”,其关键目标是挽救美国住房按揭市场和金融市场,而不是单为了“两房”这两家企业。不过,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些“救市”方法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对经济增加起到关键促进作用,而是帮助了原来可能在价格上涨和商业环境恶化情况下倒闭企业。
其次,政府过分干预会扭曲市场。美国智囊机构卡托研究院(Cato Institute)中国问题教授詹姆斯·多恩(James Dorn)认为,美国国会创办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巨型抵押融资企业,并给和其“政府资助企业”地位之日,也就是一个巨大道德风险问题舞台搭成之时。美国政府拯救“两房”,实际上是告诉市场,“市场社会主义(market socialism)”并非发明财富魔杖。政府经过暗示性地担保债务,污染了资本市场,给市场参与者留下印象:即使“政府资助企业”陷入金融困境,她们也会受到保护。在我们看来,这种客观存在争议,其最关键关注点集中在资金利用合理性方面,即是否应该用纳税人钱来救市,是否存在道德风险。
第三,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有效性值得怀疑。以日本为例,过去日本政府推出了16项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能够说最擅长采取紧急方法刺激低迷经济。但各界对日本政府近期宣告一揽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