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教学设计完美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政以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3、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德”的内涵,理解“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因时代不同而具有的不 同内涵。 【课时建议】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文本,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这里所列的字词主要是古今异义。对古今异义的字词重在比较,教学时还可再补充例 句。对常见词,如“社稷”、“国家”、“道德”,教师可作更为深入的阐释) (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 ①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 《论语》 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 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 相 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诗经?相鼠》) 劝 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 (《左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 (《史记?商君列传》) 时 按时: 使民以时 学而时习之 《论语》 就 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 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何以……为:表示反问。其中疑问代词“何”表询问,动词做谓语,语气助词“为”加 强询问语气。可译为:“还用 做什么” “为什么要 ”“有什么 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光传》 信 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道德 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 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 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 :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以 政 道千乘之国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 时国就是指诸侯国。 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 子弟、功臣。 这些封地就叫做 “家” 。 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 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是表示反问的一个问式, 相当于“恐怕……吧”。“过” 是指责的意思,《过秦论》的 “过”也是这个意思。“过”的宾语是“尔”,即你们。“是” 是我们在本文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实词,“是”在文言文中最基本的用法是指示代词,解释 为“这”,后面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夫如是”都是这个意思。老师特别要 提醒同学注意,“是社稷之臣也”这个“是”看起来非常像现代汉语表示判断的“是”,其 实不是,到汉代以后,“是”才有用于表判断的,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等。 “是”在古文中也有表示与“非”相对的概念,如“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至于本 句的“是”也是代词性的,复指前面的“尔”,起提宾的作用。同样的用法有“惟余马首是 瞻”“惟命是从”“惟利是图”等。 既来之,则安之:课文中“来”和“安”都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以后, 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现在这个成语是指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跟原来的意思有些不一 样。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主语是“君子”,谓语是“疾”,宾语是“舍 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难点在理解宾语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心里明明想得到某样 东西,却不肯直接说出来,即“舍曰‘欲之”,然后找一个借口,编一套理由把它拿过来, 即“必为之辞”。这种态度是君子讨厌的,不但个人的道德不应该,政治的道德更不应该。 孔子首先骂冉有的这种态度。 成语: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 鸣鼓攻之 ( 2)背诵并深刻领会以下文句 (这些名句与成语,意蕴深刻,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极富生命力,所以先要学生 背下来,然后慢慢品味其意思)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二、研究性学习与拓展 (《论语》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见孔子这个话 是讲到统治者心坎上去了。”设计这一探究,要帮助学生理解儒学思想与起义农民的口号之 间的区别。了解儒学最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