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宋词与元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历史_宋词与元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宋词与元曲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文化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在史学家看来,宋元文明的总体成就超越了唐文明,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的词人的风格与作品、了解元曲出现 能力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教学重难点 宋词与杰出词人、风格多样元杂剧和元曲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宗旨在于创设一种文化氛围,通过情景的导入法、结合学生的比较、归纳、讨论,和实时的参与课堂的朗读与欣赏,进行深化和拓展以达到教学的目标。 五、课前准备 学生的预习,教师的课件准备 六、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3分钟) 用多媒体展示词人: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并同时播放与这首词相关的配乐词朗诵。然后教师设问: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的哪种文学形式呢?(宋词)在历史上这个时期的文学形式和以往有哪些不同呢?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艺术殿堂,去了解灿烂多姿的宋元文化 (二) 教学新课(30分钟) 一、宋词和元曲(板书)1、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板书) (讲授法):词是一种新体诗歌,来自民间乐歌、诗,与音乐有关系,唐代出现至宋代才出现了百花争艳、空前繁荣的盛况。同时涌现出了三大著名的词人。 放投影三位词人的介绍及其佳作,师生互动完成。(学生的听配乐朗诵,学生的朗诵,等),再加之教师的点评赏析,使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加强直观性,使学生感受文学美,领悟词的美。 (1)苏轼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其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开拓了用词表达重大社会题材的道路。 (2)辛弃疾与《破阵子》赏析:辛弃疾曾参加过抗金斗争,大声疾呼朝廷应力图富国强兵,以恢复中原安宁。他写下《破阵子》一词,给至交陈亮以安慰和鼓励。“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成为了辛词的中心主题。 ( 简要比较苏轼和辛弃疾作品相同中的不同:辛词的豪放在于气势雄沉,慷慨悲愤,而不同于苏词的旷达激昂。) (3)李清照与《如梦令》赏析: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渐渐归去,独有年少的词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是刚饮过美酒,还是酒意未消?是景色宜人,惹词人陶醉?她游玩兴尽方驾回舟。湖上娇艳的荷花向她绽开笑脸,轻柔的晚风推着她的船儿。于是情不自禁的荡起双桨,往前划去。划呀,划呀,竟不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蓦然间响起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沙滩上的沙鸥和鹭被她惊飞了。 练习巩固:(学生活动)多媒体展示的过程中:对比分析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三人在词的风格上的异同?并指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肯定学生们的表现,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激情,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能力) 2、元曲(板书)(展示幻灯片学生看书归纳)略 同学们你们刚才品位了三位词人的词作和了解了元曲,由此,你发现文学艺术作品与社会有什么关系吗? 点明:这些宋词和元曲的出现,都体现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反映历史的一个窗口。 4、多媒体展示列表比较归纳,学生回顾旧知识后结合新知识举手回答。 (三) 巩固练习:参见课件展示练习。(2分钟) (四) 课堂小结:(4分钟)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这是隋唐之后,中华文明史的又一个高峰,宋元时期造就了灿烂的宋元文化,如果没有宋金对峙和金兵南下,就不会有辛弃疾词中对祖国山河分裂悲痛等内容,如果没有元朝封建统治者的黑暗,就不会有《窦娥冤》剧本,所以,文学艺术的繁荣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密切相关。 (五) 作业布置:(1分钟) 课后兴趣作业布置:宋词内容广泛,选出一首你喜欢的宋词写下来,并配上一幅相应的景物画,或者由几位同学合作办一期介绍宋词的小画报。 学情分析 一、历史学习情况 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经历了基本的小学《科学》的学习后,对于历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就简单多了。但由于历史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