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瓜病虫害的防治
打瓜又称籽瓜,与甜菜、小麦、玉米同为额敏县的主要种植 作物。一直以来额敏县都是塔城地区乃至全自治区、 全国的打瓜 主产县。额敏县打瓜种植面积持续维持在 25 万亩以上,对地区 经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额敏县也因为“打瓜之 乡”而扬名区内外。 最近几年, 额敏县在打瓜产业发展过程中积 极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在种植过程中,通过把膜下滴灌、精量播 种和残膜回收等单项农业机械技术融入到打瓜的全程生产过程 中,不但省时省力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打瓜疫霉病
1.1 发病症状 疫霉病又称为死秧病,是打瓜种植过程中主要的病害之一。 发病后在打瓜叶面、 藤蔓以及果实上都可以发病, 危害叶子时可 以在叶子上产生暗绿色的不规则斑点, 田间湿度较大时, 疾病传 播速度极快,干燥时病斑呈现黄褐色,很容开裂。藤蔓上发病多 在靠近藤蔓先端, 形成暗绿色不规则的斑点, 然后逐年环绕整个 藤蔓茎秆,湿度较大时,呈现腐烂状,干燥时变成灰褐色容易断 裂。在果实产生危害,病斑会迅速扩大,在病斑表面形成白色霉 状物。导致该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对 于排水条件不良,灌溉次数较多很容易引起该种疾病发生。
1.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农业防治工作。在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将 种子放在 55度的温水中浸泡 15 分钟,晾干播种。 要选择地势较 高,排灌能力较好的地块种植,采用高垄或者高厢面种植,连续 阴雨应该做好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其次,做好药物防治工 作。可以选择使用72%霜洗WP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 WP500 倍液、50%乙磷铝锰锌WP5O0咅液喷雾防治,喷药防治可以结合 叶面肥进行, 在发病前可以选择使用霜脲锰锌、 甲霜恶霉灵或乙 铝锰锌随水滴灌2?3次,对控制疾病发生效果显著。
打瓜白粉病
发病症状
打瓜白粉病又被称为粉霉病, 是危害打瓜叶子的主要病害之 一,其也会危害打瓜的叶柄和茎蔓。 发病初期会在叶面上产生白 色粉状的小斑点, 随着病情的发展, 斑点逐渐扩大成白色粉状霉 斑,较短时间病斑就会蔓延到叶背和叶柄位置。患病严重时,整 个植株会被白粉色的霉层所覆盖。发病后期霉层会变成灰白色, 在白粉层中会散生出很多小颗粒, 危害严重时整株打瓜死亡。 打 瓜叶片对白粉病菌敏感性较强, 感染后较短时间内就会枯死。 植 株种植密度过大, 氮肥施入过多, 导致植株徒长, 田间湿度较大, 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防治对策 首先,强化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控制氮肥的施入量,增施
有机肥、磷肥和钾肥,保证田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性能,田间灌溉 要适宜,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排灌条件;其次,合理轮作。要制定 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 减少田间病菌数量, 至少要进行两年以上 的轮作,降低打瓜病虫害的发生;最后,做好药剂防治工作。在 白粉病防治过程中, 要保证科学使用药物, 现阶段防治白粉病比 较有效的药物有敌力康、三唑酮、氟硅唑、 25%丙环唑、腈菌唑、 信生、斑粒脱、福星等。要药物防治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 12.5% 敌力康可湿粉亩用量 40 克,或者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用 量80?100克,或者20%三唑酮乳油每亩用50?60克,或者氟 硅唑每亩用量4?6克,或者腈菌唑每亩用量12?15克,常规喷 雾器每亩用水量 30公斤左右,均匀喷施, 7?10天 1 次,连喷 2? 3 次,效果显著。
打瓜蚜虫
3.1 危害特点
蚜虫又被称为腻虫, 是危害打瓜的主要害虫之一, 又被称为 瓜蚜。危害特征主要以成虫群集在打瓜幼嫩茎叶背面和嫩茎上吸 食汁液,打瓜秧苗嫩叶和生长点被危害之后,叶面卷缩在一起, 秧苗枯萎,危害严重时瓜苗枯死。老叶受危害后叶面不会卷缩, 但是会提前枯萎, 造成打瓜减产。 蚜虫群集在打瓜幼嫩组织和叶 面上所产生的蜜露会严重影响打瓜种植正常的光合作用,此外, 蚜虫还是病毒病的中间宿主。
3.2 防治对策 首先,消灭虫源。早春要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并将杂草集中
带出田间深埋处理, 减少蚜虫的寄生场所和活动空间, 减低田间
蚜虫数量。 综合田间间苗和定苗将有蚜虫的幼苗全部拔出, 并带 出田间集中处理;其次,保护好天敌。蚜虫的天敌很多如七星瓢 虫、草蛉、食蚜蝇、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等。在天敌盛发期尽量 不要使用农药,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再次,利用蚜虫的趋性, 使用黄色板进行杀虫, 将黄色板悬挂瓜田内可以诱惑蚜虫, 起到 消灭蚜虫的作用;最后,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幼苗期用 40%乐果
乳油1200倍液喷雾,成株用800?1000倍液喷雾,还可用2.5% 溴氰菊酯 3000 倍液喷雾。喷药时,叶片正反面均要喷,而以叶 背面和幼嫩部分为重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altur燃烧器TBG210P17690030中文使用维护手册.pdf VIP
- 审核员现场见证评价表参考实用文档.doc VIP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公共科目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VIP
- ai心理健康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二章 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评论参考(含答案)025.docx VIP
- 医学综合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通用工器具安全管理规范.docx VIP
- 2025届高考作文技巧之列提纲优化结构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光学装配与调校技术课件.pptx VIP
- 医学综合知识试题库+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