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新闻汇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外注氟机充注速度改善 改善前 改善后 主题 现状 改善措施 改善效果 注氟机瓶颈降低 生产1950g冷媒产品此工序工时为31秒,为生产瓶颈,制约整条生产线产出 1、对冷媒机增压泵调压,增大增压压力(二次增压)加快冷媒充注速度节省充注时间约4秒 2、对员工的多余操作动作优化(冷凝器修复)缩减工时约2秒 改善后此工站工时由原31秒降低到25秒 编号:HXSD-201408001 F外商检房提速改善 改善前 改善后 主题 现状 改善措施 改善效果 商检房生产提速 F外商检房设计节拍24秒,生产挂机产品为生产瓶颈 1、满足现有的工艺要求检测时间192秒对现有的台车数量进行倒推,结果是完全满足提速需求 2、对商检房运转速度提速验证,结果是完全可行 改善后商检房节拍由原24秒提高到21.5秒,产能提升15台/小时。 编号:HXSD-201411002 改善思路 改善成果 F外商检房提速改善 首先满足工艺要求检测时间192秒(低压2秒,制热70秒,制冷120秒),另外冷媒回收60秒共计252秒;F外现有 台车数量22个其中无电区台车6个、冷媒回收操作区3个,剩余带电运作检测台车13个,理论可开动节拍为252÷13≈20秒。 解决生产瓶颈,节拍由原24秒降低到21.5秒,生产提速10.4%,理论提高小时产出17台。 编号:HXSD-201411002 C外焊接工时降低改善 改善前 改善后 主题 现状 改善措施 有型效果 无形效果 焊接工时降低 生产两排半柜机产品管路较粗焊接时间超过生产节拍21秒,成为生产瓶颈 1、将目前使用的单枪头焊枪改制为双枪头焊枪,加快火焰对铜管的加热速度降低加热工时 2、对焊接顺序调整减少焊枪移动距离 改善后此工站工时由原22.24秒降低到18.57秒 铜管受热均匀有助于焊料渗透,焊接质量有保证 编号:HXSD-201411003 B外折弯机瓶颈改善 改善前 改善后 主题 现状 改善措施 有型效果 无形效果 折弯瓶颈 折弯机工时为整线生产瓶颈 1、通过ECRS手法将装螺钉分解到风支装配岗位,冷凝器修复工作分解到贴海绵岗位; 2、对两人配合折弯的动作路径进行优化规范。 消除瓶颈 消除员工相互干涉 瓶颈 跟节拍 编号:HXSD-201411004 B外包装袋工位布局改善 改善前 改善后 主题 现状描述 改善措施 有形成果 布局调整 员工要从工作台走到工装车取料后回到工作台将物料悬挂再将物料安装,中间存在过多的走动、重复动作(图示1-2-3) 利用IE中ECRS法则: 1. 取消台账记录,直接采用喷码自带扫描电脑记录; 2. 取消现有的工作台; 3. 直接使用周转车周转物料。 有形成果:减少员工过程中搬运、重复动作;台账记录扫描记录; 无形成果:现场整洁 1 2 3 1 编号:HXSD-201411005 C外折弯机圆辊改善 改善前 改善后 项目名称 现状描述 改善措施 有形效果 折弯瓶颈改善 目前柜机两排半冷凝器折弯需要加橡胶垫工装支撑,存在放取工装垫工时浪费。(单次折弯2个耗时49秒) 在现有折弯机圆辊基础上加装1/4圆辊、调试改善,消除两排半冷凝器员工放取橡胶垫工时。 单次折弯缩减工时约8秒;理论小时产出提高28台; 设备利用率提高4.4%; 编号:HXSD-201411006 A外布局调整优化 改善前 改善后 项目名称 现状描述 改善措施 有形效果 套袋布局调整 目前操作顺序为先套塑料袋再装附件,存在物料布局不合理走动转身浪费 将现有的2个工装车互换,减少走动转身浪费 1.减少走动转身浪费1秒 2.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编号:HXSD-201411007 改善工作 改善前 改善后 说 明:F内预装线(风道预装)与两器完成线独立操作,完成线生产完后需要将工件装工装车后转运到预装线,存在下线转运浪费。 说 明: 实现完成线与预装线一件流,减员1人 编号:HXSD-201501008 F内预装线布局优化 改善工作 改善前 改善后 说 明:F内蒸发器折弯机在1楼排布成一字型,需要单机单人操作 说 明:将折弯机搬迁到二楼与线体对接实现一件流生产,并对布局重新调整,由原4人操作4台设备改为3人操作4台设备,实现单班减员1人。 编号:HXSD-201502009 F内折弯机搬迁布局优化 改善工作 改善前 改善后 说 明:生产线反映为作业瓶颈,IE发现3个人被分为格子独立的2组人,2组人工作彼此之间完全没有交叉点,即不同时作业,当2人套纸箱时,另1位打钉员工一直处于等待状态,而当打钉员工在作业时,另外2人完全处于等待状态,人员利用率只有50%。 说 明:将套箱、打钉2组人员同步作业,并减少1人。3人改为2人作业后,套箱时间还是16秒,然后由原来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