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分析.doc

《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分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秋天怀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述】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母爱。作者史铁生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似海深情。   选编这篇课文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伟大母爱熏陶感染,接受一次“爱”教育;二是提高学生自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受到伟大母爱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   感悟母亲良苦用心包含深深爱、浓浓情。   【教学思路】   围绕“好好儿活”拓展思维,沿着“儿子不想‘好好儿活’,母亲劝儿子‘好好儿活’,最后兄妹俩要‘好好儿活’”情感之路,进入课文情感世界,体味母亲良苦用心,领悟作者写作目――对母亲怀念,对母爱怀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路,入情入境   1.同学们,古往今来,歌颂母爱,赞美母亲诗词不胜枚举,你能记起吗?(生自由发言)   2.那么,咱们一起来吟咏千古传唱《游子吟》好吗?(师生声情并茂地朗诵)   3.老师导语:一首《游子吟》,让我们体会到慈母满腔柔情,再一次唤起我们对母亲怀念,对《秋天怀念》。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读出韵味)   (二)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1.体味作者感情。   (1)师:“关于史铁生及母亲一些情况,上节课我们已有所了解。大家也熟悉了课文,文中多次出现一句话是文章精髓,想想,是什么?”(好好儿活)   (2)师:“是啊,人生在世,一般人都想好好儿活(板书:好好儿活),但是一个21岁小伙子,风华正茂却突然瘫痪,他肯定性情大变,不想好好儿活,把你们书打开,读读课文,找找作者不想好好儿活句子,用曲线画下来。”   (3)交流讨论:①双腿瘫痪后,我脾气变得暴怒无常。②理解“暴怒无常”。你从哪里看出他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玻璃砸碎;听到收音机里甜美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东西摔向四周墙壁。”指导朗读,读出绝望、愤怒、暴躁心情。   (4)想象说话练习。①师:作者突遭变故,暴怒无常,那么,这时他又会怎么样?(课件出示:看着窗外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我会……)还有什么情况令他触景生情,产生过激之举?(生自由说)生齐读句子。②体会。师:哪一句写出了他悲观绝望?(我狠命地捶打着两条可恨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指导朗读,读出绝望、悲伤、无奈语气。   2.品味母亲深情。   (1)师:“我”只知道尽情发泄自己不良情绪,却一直都不知道――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她指谁?(母亲)   (2)师:绝望、悲哀、孤独、无助像毒蛇一样噬咬着作者心,母亲悲儿子所悲,痛儿子所痛,但是母亲悲哀只有默默地忍受,她得想尽一切办法去劝儿子好好儿活。文中写母亲良若用心句子比比皆是。仔细读读课文,试着找找,体会体会母亲独特感受。   (3)讨论交流:①“母亲扑过来抓住我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好好活,好好活……’”加点词说明什么?(母亲万般焦急、万般痛苦)②指导朗读“她憔悴脸上现出央求般神色。”师:哪两个词值得我们琢磨,把它们画出来。(憔悴、央求)憔悴脸有什么特点?(嘴唇没有血色,面色发黄,瘦削……)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央求神色大家见过吗?你脸上可曾有过央求神色?谁体会到央求这个词用法了?(当一个人迫切想得到某样东西时候,就用“央求”,用在同辈对同辈或晚辈对长辈之间。)可是这种神色却出现在母亲与儿子说话时脸上,你感觉到了什么?(母亲渴望儿子能够出去看菊花,她迫切地想让儿子散散心。她想让自己儿子树立对生活信心,她放心不下瘫痪儿子。她是无奈、焦急。)③师:把你渴望、把你小心翼翼、把你央求轻轻地送进朗读里:“北海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儿子答应了,母亲什么表现?“喜出望外”、“絮絮叨叨”让你体会到什么?(生谈体会)教师指导用急切、喜悦语气读母亲话。④找文中带有“悄悄地”句子,读读,交流体会,浅述感受。⑤师引语:喜出望外,母亲竟然失言了,她惟恐触动儿子受伤心,又悄悄地出去了。师引读:“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男生接读第五自然段,女生接读第六自然段。⑥师:带着无限牵挂,带着无限企盼,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临终前她想说又没说出是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兄妹感情   1.师:咱们那么小,都理解了母亲良苦用心,作者与妹妹更是如此,于是他们一起去看花。咱们齐读最后一段。   2.研读第二句:“黄色花淡雅,白色花高洁,紫红色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1)师:菊花千娇百媚,各具风姿,给人一种乐观向上力量,我们应该用什么样语气来读?(明朗、乐观)生读。   (2)但是,如此美景母亲再也不能欣赏了,此时,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