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毛泽东词两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毛泽东词两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剧吗?老师最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是《恰同学少年》,我最欣赏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指点江山的自信与自强。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这节课能否拿出我们的英雄本色来? 在我们印象中,毛泽东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殊不知,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了解毛泽东的另一方面——诗人毛泽东。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毛泽东首先是一位诗人,然后才是政治家。”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乐章。”特别是他的这首《沁园春?雪》,曾经在重庆引起轰动,被蒋介石的文人陈布雷誉为当世难得的精品,气吞山河、气度非凡。今天咱们就学习这首词,来领略毛泽东诗人的才情,政治家的风采。 多媒体展示毛泽东的图片。 大家看,这就伟人是毛泽东。 【设计意图】创设谈话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题。 二、初读感知,感受诗人情怀 请同学们把课前制作的关于《沁园春 雪》的读书卡片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生活的有心人,注意随时从网络、课外书籍中收集资料。这是我们学习中必须具备的一种方法和能力。 (学生读书卡片展示摘录:) 1:展示《沁园春 雪》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师评价: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注意随时从网络、课外书籍中收集资料,这是我们学习中必须具备的一种方法和能力。) 2:诵读诗词,把握基调(重点指导上阕朗读) ①师: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这首词,想象词中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怀,看谁读得最气度非凡!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②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词? (一生读,老师评价) (又一生读,老师评价、激励) ③师:“望长城内外”我有两种读法,你认为怎样合适? (老师读,学生思考,评判,师生确定应该“望”字的重音、语气,梳理“望”字领起的内容) ④学生齐读“望”字领起的这几句。 ⑤师:“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又该如何读呢?(师示读,还用两种语气) (学生思考,评判,确定气势) ⑥学生齐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 ⑦师:既然语调高亢就显得有生机,哪“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该怎样读?老师在几年前读这首诗,是这样读(师慷慨激昂地读),可是我今天想闭起我的小眼睛,这样读(师深情地读),同学们品味,哪一种更合适? (学生思考,评判,确定语气与感情) ⑧学生齐读“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 ⑨老师范读或学生范读,要求: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并思考:你能找出概括上下阕内容、堪称全词骨架的句子吗? 明确: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前半句是总结上阕,后半句是引起下阕。 三、欣赏北国雪景,领略诗人豪情 1、品读,领略意境。(重点学习上阕)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训练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和品味。 师:请同学们采用这样的方式自学: ①定标自学题目一:赏析词上阕,找出你认为词中用的好的字,并说出好的理由。 ②定标自学题目二:赏析词上阕,请你选择你认为描绘最好的一句,并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 屏幕出示:赏析一词:我认为“ ”一词好,好在…… 描绘一句:“ ”一句,使我仿佛看(想)到了…… 学生自学,讨论 学情预测:学生比较认可的词语可能有: “顿”“内外、上下”“千、万”“山、原、长城、黄河” “红、银”“舞、驰”等词。老师指导,学生品味、朗读。 学生想象的美景根据情况而定,老师合理引领。 教师总结: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去想去发现去感受,是很好的读书方法。这样我们的理解更深刻,见解更独到,这样子读书,才会越读越聪明。 师:让我们带着赞美,带着陶醉,齐读上阕。 (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四、评说古今英雄,触摸诗人胸襟 1、比较阅读,感受诗人的胸襟气度。(重点学习下阕) 师: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啊!老师经常发现有人把这个“娇”字写成“骄”,想想也有道理,这么美的河山,怎不令人骄傲与自豪呢?同学们看,毛泽东用这个“娇”字,用意何在?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既突出祖国风光的柔美。又照应“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有阳刚之雄健,又有阴柔之妩媚,这既是我们可爱的祖国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