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6《老山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的层次(重点)
2.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三处景物描写)(难点)
3.感受课文中重点词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领会文章的中心;学习红军英雄们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朗诵及背诵长征诗词,讲述长征故事,概括长征精神。
二、预习交流
(一)关于作者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解放日报》总编辑、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96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
关于背景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
(三)关于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惊惶( ) 欺侮( ) 酣( )然入梦 蜷( )矗立( ) 咀嚼( )
呜咽( ) 澎湃( )骨碌( ) 缀( )
2.多音字组词。嚼:jiáo ( ) jué( ) 咽:yān( ) yàn ( )
yè( ) 落:là( ) luò( ) lào ( )
3.解释下列词语。
惊慌:惊慌,害怕慌张。惶,恐慌。
呜咽:低声哭泣或形容凄切的水声或琴声。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入睡。酣然:喝酒畅快的样子。
矗立:高耸地立着。
苛捐杂税:指反动统治下的繁重捐税。
景致:风景。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老山界是长征中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2.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安排内容的?(提示:在文章里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
3.了解事情经过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段落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记叙内容
文章主旨
2-11节
当天下午至天黑
山沟—山脚
同瑶民的攀谈
表现红军不怕困
难、艰苦奋斗的
坚强意志和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
12-23节
天黑后至黎明前
山脚—山腰
爬山的艰苦以及在
雷公岩前露宿
24-31节
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
雷公岩—山顶
攀越雷公岩
32-33节
登上山顶以后
山顶—山下
下山的情景
4.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3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1)山脚访瑶家。
1.在“之”字拐的路上;
2.山腰露宿;
第二层:(12—33)红军翻越老山界 3.攀登雷公岩
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
5.山顶所思。
第三部分(34):写作者的感受。
四、研读首尾两段
1.文章主要记叙翻山的艰难,首尾两段说了这个意思没有呢?
明确:首段“30里”,写出了山之高、翻越之难,为下文的叙述和描写埋下伏笔。
尾段提到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表现了红军长征途中有无数艰难险阻,其困难程度都远远超过了老山界。
2.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研读“难”
思考: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难事?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如何面对这些“难”的呢?(据文标记)我们从中能够解读出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难 睡觉难(路窄不平,寒气逼人)
事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设备笨重)
精神: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乐观精神。
六、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赏析景物描写
(一)找出登山过程中的三处景物描写部分
明确:1.夜晚翻山的部分。(“满天都是星光”一段,“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的上去”一段。)
2.半夜露宿山上的部分。(从“半夜里忽然醒来”到“不知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