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工程与设备第三章发酵培养基设计 5、水 生理功能: 1)是微生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进行代谢反应的介质 3)营养物、代谢物、氧气等必须溶解于水后才能通过细胞表面进行正常的活动; 4)水的比热高,能有效吸收代谢过程中放出的热,使细胞内温度不致骤然上升;同时水又是热的良导体,有利于散热,可调节细胞温度。 ? 对于发酵工厂来说,恒定的水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不同水源中存在的各种因素对微生物发酵代谢影响甚大,特别是水中的矿物质组成对酿酒工业和淀粉糖化影响甚大。 ? 水源质量的主要参数包括pH值、溶解氧、可溶性固体、污染程度以及矿物质组成和含量。 6、前体 (precursor) 概念: ——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又较大的提高。 发现: ? 最早是从青霉素的生产中被发现的。 ? 加入玉米浆后,青霉素单位可从20U/ml增加到100U/ml; ? 玉米浆中含有苯乙胺,它能被优先合成到青霉素分子中,从而提高青霉素G的产量。 青霉素:分子量356 苯乙酸:分子量136 作用:前体有助于提高产量和组份 用量:前体的用量可以按分子量衡算,具体使用有个转化 率的问题 用法:前体使用时普遍采用流加的方法 前体一般都有毒性,浓度过大对菌体的生长不利 苯乙酸,一般基础料中仅仅添加0.07% 前体相对价格较高,添加过多,容易引起挥发和氧化, 流加也有利于提高前提的转化率 产品 前体 青霉素G 青霉素V 金霉素 灰黄霉素 红霉素 核黄素 类胡萝卜素 L-异亮氨酸 L-色氨酸 L-丝氨酸 苯乙酸及其衍生物 苯氧乙酸 氯化物 氯化物 正丙醇 丙酸盐 ?-紫罗酮 ?-氨基丁酸 邻氨基苯甲酸 甘氨酸 7、促进剂和抑制剂 (1)、促进剂: 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 促进剂不是前体或营养物 ? 可影响正常代谢,或促进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或提高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 例如 ◇ 巴比妥可增加链霉素产生菌的抗自溶能力,推迟自溶时间,增加链霉素积累。 ◇ 谷氨酸棒杆菌生产赖氨酸时,加入红霉素可提高产量25%以上。 添加剂 酶 微生物 酶活力增加倍数 Tween (0.1%) 大豆酒精提取物(2%) 植酸质(0.01%-0.3%) 洗净剂LS (0.1%) 聚乙烯醇 苯乙醇(0.05%) 醋酸+ 维生素 纤维素酶 蔗糖酶 ?-葡聚糖酶 木聚糖酶 淀粉酶 脂酶 右旋糖酐酶 普鲁兰酶 蛋白酶 脂肪酶 蛋白酶 蛋白酶 糖化酶 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 许多真菌 许多真菌 许多真菌 许多真菌 许多真菌 许多真菌 绳状青霉 产气杆菌 米曲霉 泡盛曲霉 曲霉、桔青霉等 栖土曲霉 筋状拟内胞霉 真菌 绿色毛霉 20 16 10 4 4 6 20 1.5 2.87 2.50 2-4 1.6 1.2 4.4 2 各种促进剂对产酶的促进作用 ? 促进剂提高产量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各种促进剂的效果除受菌种、菌龄的影响外,还与所用的培养基组成有关,即使是同一种促进剂,用同一菌株,生产同一产物,在使用不同的培养基时效果也会不一样。 如在酶制剂生产中,有些促进剂本身是酶的诱导物;有些促进剂是表面活性剂,可改善细胞的透性,改善细胞与氧的接触从而促进酶的分泌与生产,也有人认为表面活性剂对酶的表面失活有保护作用;有些促进剂的作用是沉淀或鳌合有害的金属离子。 (2)、抑制剂 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刺激另一代谢途径,以致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如酵母厌氧发酵中加入亚硫酸盐或碱类,可以使酒精发酵受到抑制,而转入甘油发酵 产物 被抑制的产物 抑制剂 链霉素 去甲链霉素 四环素 去甲金霉素 头孢霉素C 利福霉素B 甘露糖链霉素 链霉素 金霉素 金霉素 头孢霉素N 其他利福霉素 甘露聚糖 乙硫氨酸 溴化物、硫脲 硫磺化合物、乙硫氨酸 L-蛋氨酸 巴比妥药物 某些代谢产物的抑制剂 二 培养基的种类 1、按培养基成分 1)合成培养基 ? 所用原料的化学成分明确、稳定 如葡萄糖、硫酸铵 ? 适于研究菌种基本代谢和过程的物质变化等科研工作;在生产某些疫苗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异性蛋白质等杂质掺入,也常用合成培养基; ? 营养单一、价格较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2)天然培养基 ? 原料是一些天然动、植物产品 如花生饼粉、蛋白胨等 ? 来源广泛(大多为农副产品)、营养丰富、价格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 ? 一般不需要另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物质 ? 由于成分复杂,不易重复,如对原料质量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动物检疫检验员(初级)理论知识与技能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慢性肾脏病5期心衰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 2025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VIP
- 2025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docx VIP
- 2025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夺冠系列).docx VIP
- 2023年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汇总三年级.pdf
- 华图面试人际沟通.ppt
- 内科学教学课件:消化系统疾病总论.pptx
- 2023宁波永耀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