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认识鲁迅及作品;朗读课文两遍,掌握生字词。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体会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快乐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体会文章语言的具体生动、准确传神的特点。 3、借鉴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进行写作,从而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精彩。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由纪念鲁迅诞辰 136 年的一首诗——《致鲁迅》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 从小学课本中/第一次读到你的名字/连同闰土和那轮金黄的圆月/看瓜少年的故事/神秘了我整个童年/浪花里飞窜的/还是那只看戏的篷船/阿发家地里的罗汉豆/个儿最大/偷来的滋味/格外香甜/平桥村后半夜的桥头/等候的母亲望眼欲穿/鲁镇的风/挡不住流年/鲁镇的水/淌不尽辛酸/一只乌篷伴着梦幻/咿咿呀呀中/渐行渐远/其实,和我们一样/你也只是个好奇的孩子/只是在毁坏的泥墙根一带/翻开过几块断砖/可不知为什么/打你和伙伴从这经过/百草园的故事/一传再传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作者)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去探索他的成长足迹吧!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二、整体感知: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揣摩一下该如何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我找一位同学来朗读。 投影显示: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同学们,文中的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从哪些词语可与看出来?这些词用在此处是表示什么语气? 指名学生朗读 你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有意识地重读这些词呢?那此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再找一位同学读一下,要读出猜测的语气,读出不舍的感情。 三、“我的乐园” 我为什么对百草园如此的不舍呢?能不能借用文中的话解释一下。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作者为什么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你认为百草园里的乐趣在哪里?(板书:乐园) 预设: 有美女蛇的故事。 指名学生讲一讲美女蛇的故事。 故事本身虽然让人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百草园里有着神秘之乐。(板书:神秘之乐) 可以捉鸟。 (1)找出雪地捕鸟的过程,放开声读一读。 (2)捉的多么?是不是很漂亮的小鸟?捉的鸟种类不多,质量也不好,那有什么乐趣?捕鸟的过程是快乐的!(板书:捉鸟之乐) (3)那我们现在一起来享受一下这捕鸟之乐!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读出捕鸟的乐趣。(填动词,读一读) (4)鲁迅他们能够捕到鸟得益于闰土父亲传授了有效的方法,我们也能捕到鸟更得益于鲁迅先生用生动、准确的动词表现捕鸟的过程。由此可见,当我们要表现一系列动作时,准确的用词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一种活动,表现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投影显示) 环境优美、丰富 赏析第二段优美的环境以及泥墙根一带无限的趣味。 (绚丽多彩、富有生机的景物;像人形的何首乌;在这短短的泥墙根处,可以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等等。) 总之,百草园里的景物丰富而优美。我们来读一读这一段,读出环境的丰富和美丽,跟鲁迅先生一起享受这美丽的百草园,享受在泥墙根一带中的乐趣。(柴坤洁先读前半部分,齐读后半部分)(板书:景丰物美、无限趣味) 4、你喜欢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么?尝试着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表达一下对百草园的赞美之情。 四、严厉的书塾? 1、让我们再回到这句话中:(投影显示)“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2、三味书屋真的有传闻中的那么严厉么?(板书:严厉?) (学生找课本依据) 教师总结: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枯燥有约束的。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从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仪式,到溜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里,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的课间活动;从人声鼎沸的课堂,自得其乐的老先生,到颇有进步的对课和颇有成绩的画画;大部分的乐趣来自于后院的玩耍和课上的游戏,由此可见,在三味书屋里孩子们从枯燥中也能找到乐趣。(板书:枯燥中有乐趣)这里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的心理,洋溢着成年人回顾往事的乐趣与温情。 因此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