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同步·语文(人教)(遵义)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 1 社 戏 A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B.双喜看上去才十二、三岁,一副善良、热情的样子。 C.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D.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B 3.下列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C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C.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 (2)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 (3)“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 B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充满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其中的《社戏》《五猖会》分别记叙了鲁迅儿时去看社戏、看五猖会的往事。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 362年间的史事。 C.京剧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通过脸谱我们可以了解剧中角色的性格、品质。如,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则代表凶诈…… D.法国作家莫泊桑,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A 7.判断正误。(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 ①《社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被收入《朝花夕拾》,作者叙述了自己童年看戏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自己少年时代快乐生活的怀念。( ) ②“船头看戏”一节是以少年朋友的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的,这部分写“社戏”在全篇中占的分量太少,与标题“社戏”扣得不太紧,与中心有脱节。( ) ③《社戏》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村小伙伴诚挚情谊的眷恋。( ) ④《社戏》开头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的原因之一是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这反映了“我”对封建教育的方式、内容的厌恶和不满。 ( ) × × √ √ (一)阅读《社戏》中第十至第十四自然段,回答8~11题。 8.第十一段中“远远地向船尾跑”中的“跑”与第十段的哪个词相呼应( ) A.飞 B.轻松 C.上前 D.前进 9.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十段第三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B.选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十二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十一段中的“歌吹”。 D.作者在第十三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十一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 A B 10.文中对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对这样的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烘托出“我”看戏时兴奋的心情。 B.点出“豆麦”,为下文“偷豆”埋下伏笔。 C.表现出“我”对江南农村自然景物的热爱。 D.为描写后面精彩的社戏作铺垫。 11.第十一段文字依次调动了哪些感官( ) A.嗅觉、触觉、视觉、听觉 B.视觉、嗅觉、听觉、触觉 C.听觉、嗅觉、触觉、视觉 D.听觉、触觉、视觉、嗅觉 D A (二)阅读文段,回答12~15题。 (甲)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2.甲段文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社戏,这段对戏台的描写表现了“我”的什么样的心情? (1)所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 厘米和米 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2 线段 同步导学案(附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2 线段 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二测试卷(附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三测试卷(附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一测试卷(附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