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课件:5 大自然的语言.pptVIP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课件:5 大自然的语言.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同步·语文(人教)(遵义)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第二单元 科技之光 5 大自然的语言 C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环境不再受到破坏,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国家制定了《环境保护法》。 B.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C.能否提高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勤奋。 D.通过全体市民的努力,使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B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 (3)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 打比方 作比较、列数字 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 5.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草长鹰飞 衰草连天 农谚 灵敏 B.北雁南飞 冰雪融化 显著 物侯 C.鸟语花香 籁籁下落 山脚 丘陵 D.割麦插禾 草木萌发 内陆 孕育 D 6.按照下列诗句描写景物的不同季节分类。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②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④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⑤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⑧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表示春天的诗句    ? (2)表示夏天的诗句    ? (3)表示秋天的诗句    ? (4)表示冬天的诗句    ? 答案:(1)②⑤ (2)⑦⑧ (3)①④ (4)③⑥ (一)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完成7~9题。 7.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并说说本段是采用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答案:描写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采用时间顺序。 8.“燕子翩然归来”这句话中的“翩然”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描绘了燕子的轻捷、洒脱、身姿优雅的动态美。 9.从这段文字中举两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答案:①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②燕子翩然归来。 (二)阅读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完成10~13题。 10.“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这句话中的“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不能删去,“只”字说明时间差得不多,删去就不能体现出时间差得短的特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这是为什么? 答案: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12.“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中的“这个因素”是指什么? 答案:高下的差异。 1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三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 答案:不能,这三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这样安排,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聚焦“PM2.5” ①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神秘、迷离、缥缈的雾,其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雾,在现代都市里已渐行渐远,如今笼罩在城市里的所谓的“雾”更多的是“雾霾”。于 是一个原本陌生的词——“PM2.5”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②什么是PM2.5?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是构成雾霾的主 要物质。 ③PM2.5的来源很广,包括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人为来源首先是直接排放的PM2.5,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其次是在空气中间接转化的PM2.5,其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等。此外还有其他的人为来源,主要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等。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 漂浮的海盐等。 ④PM2.5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