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课课件 大学医学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医 学 ;第一讲 绪论 ;《中医学》任务 原汁原味把中医学的基本内容(浓缩再浓缩——精华中的精华)作一简单介绍。 ; 第一节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1.中医学的起源 1.1 内科 仙鹤草——止血。 马齿苋——止痢。 1.2 外科 刘寄奴——消肿(外伤)。 蟾蜍皮——外敷可使包块消退。 ; 1.3 针灸 石头刺激人体某些部位,可以止痛。 树→竹→铁→铜→银针 中医中药是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逐渐形成的。 也就是说:中医学来源于实践。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2.1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份。后世将其称为“医家之宗”。 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共18卷,162篇,20余万字。 本著作系统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内容。;2.2 《难经》 《难经》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本著作在《内经》基础上有所发展,该书以问答形式详细论述了脏腑、经络、脉学、腧穴、针法等内容。 《黄帝内经》与《难经》两部著作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3.药物学的发展 3.1 《药论》 西汉初期,《药论》问世,但现已失传。 3.2 《 五十二病方》 《 五十二病方》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西汉)出土所见,载药247种。;3.3《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 东汉)全书共载药365种。 (其中植物药252,动物67,矿物46)。 书中论述了药物的性能与用法。 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辛、甘、苦、酸、咸。 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3.4 《新修本草》 唐代《新修本草》载药 850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3.5 《本草纲目》 为明代李时珍所著,书中载药1892种,绘图1000余幅,收录方剂10000余个。作者花了30余年时间,奔走全国各地,被公认为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3.6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增加了新药716种。 3.7 《中药大辞典》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药5767味。 3.8 《中药学》 高学敏《中药学》(2000年)载药531味;4.临床医学的发展 4.1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为我国第一部临证医学专著,本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到了晋代及宋代,该书被王叔和、林亿等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书中提出了理法方药 的治疗原则(包括四诊、 八纲及治疗八法)。 它在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基础上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推动了我国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名著,至今仍以此指导临床实践。;4.2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为隋代 巢元方等集体编著而成。 本著作对许多疾病的病因、证候作了细致的论述,是世界上第一部病理学专著。;4.3 金元四大家 金元时期,出现了各家学说的学术争鸣,每个学派都有各自的独到见解,开创了临床医学发展的新局面。; 寒凉派 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治法强调“降火”为主。 攻下派 以张子和为代表的“攻下派”,认为病因以邪气为主,主张汗、吐、下以祛邪为重。 ;补脾派 以李东恒为代表的“补脾派”,认为 “脾胃为后天之本”,故主张“补脾”为治病之要。 滋阴派 以朱丹溪为代表的“滋阴派”,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故主张以滋阴为首。;4.4温病学 是明清温病学派逐渐 创建的一门独立学科。 《温疫论》 明代吴又可提出“戾气”致病的 “戾气学说”新概念,著有《温疫论》。; 《温热论》 清代叶天士所著《温热论》提出了温病辨证“卫、气、营、血”学说,此辨证方法沿用至今。 《温病条辨》 清代吴鞠通在所著《温病条辨》中创建了“三焦辨证”学说,与《伤寒论》“六经辨证”相辅助相成。; “四大经典”医著,不 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也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 产。 学术界认可的“四大经典”是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 部分中医教材及临 床医界认可的“四大经 典”是 《黄帝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 4.

文档评论(0)

ameng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