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1课 歌舞 《金孔雀轻轻跳》|花城版 .docxVIP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1课 歌舞 《金孔雀轻轻跳》|花城版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金孔雀轻轻跳 学科 音乐 学段 低 年级 相关 内容 核心内容: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的演唱 相关内容: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的识读乐谱、感受与欣赏领域之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表现要素,创造领域之探索音响与音乐、创作实践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在师生的互动中,在学生的音乐活动实践体验中唱好歌曲,掌握音乐技能,使学生在歌唱与表演中感受音乐情绪与形象。 (二)理论依据 本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中“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为理论依据。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歌曲音乐风格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傣族音乐风格的歌曲,是我国的民族调式——五声F宫调式。主音612356贯穿全曲,凸显出傣族音乐的柔美。整首歌曲的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句尾是二度到同度的特色链接。如第一乐句:,第四乐句。 节奏以贯穿全曲,自然、流畅,好似傣家小姑娘和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一幅秀丽的画卷,向人们展示了傣家别致的竹楼,清新的小溪,美丽的孔雀,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2、歌曲的结构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2/4拍,由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五个乐句的长短都是很规则的。柔美的旋律赋予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简单的节奏构成了欢快而优美的歌曲情绪,更能充分的表现歌曲里傣家民歌的曲调。 3、本课涉及的相关内容分析 孔雀是最美丽的鸟类之一,凤凰即取自孔雀之原型。孔雀的故乡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被视为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许多人们在家园中饲养孔雀,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以及杂交异种的白孔雀三种。在我国,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受到破坏,野生的绿孔雀分布越来越少,因而绿孔雀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但人工饲养的蓝孔雀以及杂交异种的白孔雀除其特殊的观赏价值之外还是一种肉质鲜美、很有发展前景的肉食禽类。人们根据孔雀的优美姿态创编了孔雀舞。孔雀舞是傣族人们最喜爱的民间舞蹈。 关于傣族的另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是大象,大象在傣族人民心中象征着五谷丰收,尤其是大象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自古就有养象的历史。元、明时代,傣族人民用象和象牙作为重要贡品。历史上傣族各部落酋长也大量养象,外出游玩要乘坐配有银鞍的大象。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傣族服饰颜色鲜艳,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凸显出傣族妇女婀娜多姿的身材。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 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的代表乐器有葫芦丝和象脚鼓。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在云南,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舞台都能听到葫芦丝演奏的优美音乐。近年来在国内外颇受瞩目。葫芦丝属于簧管内乐器。常见的葫芦丝是由一个作为共鸣腔的葫芦和三根竹管组成。竹管插入葫芦的一端有簧片。中间竹管为主管,两边为附管,主管上开有七个按音孔(上六下一)。   象脚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象脚鼓造型似大象的足,而大象在傣族人的心中象征五谷丰登,生活美好。从象脚鼓中看到了孔雀和大象,无不表明出傣族人民的美好愿望。象脚鼓的敲奏方法十分丰富,往往随表演情绪需要而指、掌、拳、肘、脚并用,鼓点纷繁多变。鼓手边敲边跳,不时做出摆鼓、甩鼓、摇晃转身等动作,十分诱人。现在,傣族人民制作的象脚鼓,鼓身细长,鼓面不再用蟒蛇皮,而是用羊皮作成。鼓身用轻质木材,一段完整的圆木挖空树心而成。整个鼓身涂上鲜艳的彩色,并用孔雀翎毛装饰,非常美丽。鼓身上系黄色或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分享中小学资源爱好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想要PDF对应的PPT教案加v:1881158869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