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兵车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兵车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兵车行教学设计 制作人: 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诵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现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认识诗中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深沉、激越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和作品深沉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 助解资料 杜甫的创作风格是沉郁顿挫。所谓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所谓顿挫,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顿挫往往表现在起承传合处。沉郁和顿挫是不可分割的。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杜甫极善于运用反复、重叠、对比、衬托等手段,使沉郁之情巧妙地寓于跌宕有致、徐疾相间的顿挫中,把“沉郁顿挫”的风格昭然揭示在人们的面前。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 一、导入:课前给大家放了一首英文歌曲《heal the world》,让大家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然后交流对战争的评价和感受。战争不管怎么样都是残酷的,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它带给我们人类的都是深重的灾难,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古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宁为治世之犬,不为乱世之人”。 二、初读文本 1、学生诵读文本,互相点评。(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情感) 2、把感触颇深的句子重读。 3、理清思路。(小组讨论:给每段的内容拟个标题) 1、家人送别哭震天 2、征夫控诉点行频 文眼:“点行频” 说明征役的无比沉重 感情基调:低沉 压抑 怨 愤 三、品读文本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唐宋诗醇》书中对《兵车行》的开头部分有这样的评价:“行色匆匆,笔势汹涌,风雨骤至,不可逼视”,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对开头做一个精彩点评。 3、点评之后,诵读个别句子。(老师和学生揣摩情感的基础上诵读) 4、找出造成惨剧的根源(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幻灯片展示背景) 5、诵读全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选择自己感触较深的诗句,有感情地诵读并写出赏析文字。 提示:赏析的角度可以从思想内容,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表现手法(对比、照应等等)、修辞、炼字等,赏析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 6、再读文本,探究语言 在封建社会,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有弄璋之喜,生女则弄瓦之恶;可是现在确是“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种变化是由什么造成的?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幻灯片展示) 7、美读全诗,感悟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并铭记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四、课堂拓展 作文片段练习:描写让你最难忘的一次送别场面,要求:150字左右,用到白描手法。(学生展示自己的片段描写) 郭小川曾说过:“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我们要关心、热爱生活,做到“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作文秘诀》) 五、课堂小结: 杜甫诗一只荆棘鸟,流着血和泪放声歌唱,唱出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血泪控诉,让我们记住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记住他那令人警耸的诗句。 学情分析 《兵车行》是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唐诗宋词》选修的第一单元第二课。在初中学生学过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高中的语文必修五中学过了被胡适评为“七言之冠”的《登高》。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学习他的诗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触摸到这位“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诗人,品位诗人深沉、激越的思想感情。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安史之乱,学生历史课已经讲的很详细了,他们能够基本把握当时的背景。为了避免教学上的重复,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基于以上原因我在课上弱化了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