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逍遥游》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庄子的代表作,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
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 这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
庄子的散文,主要表现手法是寓言。 《逍遥游》大量地运用寓言,把“无所
待”的思想寄托在生动的想象中。因此学习本文应以此为突破口。同时,本文中
比喻之奇特,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幻,文字之跳跃,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阅读《逍遥游》时,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所以课前安排预习,让学生能借
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 读通课文。 并让学习小组有选择地制作课件, 以便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具备初步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学习文言文时, 多数学生懂得借助工具
书去疏通文字。但总的来说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及对古代文化的学习能力还有
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 .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 .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
3.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讨
论。
五、教学重点
1.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
八、教学用时: 两课时
九、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诗仙”李白《上李邕》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使
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诗人在自由的心态中获得了满足, 明显地烙上
了战国时期一派名家庄子的印迹。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庄子的一篇奇文——
《逍遥游》。
(二)听录音,检查预习情况。
1、字音识记
鲲( kūn)鹏 抟( tu án) 齐谐( xi é) 坳(ào )堂
迁徙( x ǐ) 北冥( mínɡ) 夭阏(è) 沮(j ǔ)丧
榆枋( f ānɡ) 斥鴳( yàn) 舂( chōnɡ)米 晦朔( shuò)
泠( l ínɡ)然 蓬蒿( hāo ) 翱(áo)翔 恶(wū)乎待哉
穷发( f à)之北知(zh ì)效一官 决(xuè)起而飞
数数( shuò)然 飡( cān) 蟪( huì) 蜩( ti áo )
2、通假现象
(1)北 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2 )三飡而反 (飡通“餐”,反通 “返”)
(3)小知不及大 知 (知通“智”) (4)此小大之 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6)而御六气之 辩 (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 反 (有通“又”,反通“返”)
3、虚词、实词
怒而飞(怒:奋发) 志怪者也(志:记载)
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
则风 斯在下矣(斯:则,就) 莫之 夭阏者(夭阏:阻塞)
之 九万里(之:到……去) 之二虫(之:这)
众人 匹之(匹:相比) 彼且 奚适(奚:哪里)
是 鸟也(是:这) 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
置 杯焉则 胶 (置:安放;胶:粘着地) 而后乃今 陪风(陪:凭)
而后乃今将 图南(图:计划,打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