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2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2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习目标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的史实。 2.从史料史证的角度探究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四大发明对中西历史产生的不同作用。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中国 (1)发展历程 ①两汉之际,________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____________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________。 ④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____________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____________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________的内容,同时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③中国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______________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消极:佛教文化宣扬的____________、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1)表现:意大利人________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2)对中国的影响 ①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____________。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②清政府任命汤若望等人主持________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3.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1)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________________”。 (2)清政府 ①措施: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创办____________,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创办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②影响: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____________等内容,展现在国人面前。 (3)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____________的展开。 (4)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____________的思想武器。 (5)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主张吸收______________的思想。 (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______________,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知识拓展] 佛教本土化的原因 (1)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2)佛教在一定时期有利于巩固统治,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3)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思想长时间的交流与融合。 [微点拨]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流行,严重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与此同时,佛教、道教和儒学三者之间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这种潮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到宋朝时期在此基础上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形成了理学。 [微点拨] 外国传教士来华通过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来取得中国知识分子的信任;附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来阐释天主教的教义。 [微点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急剧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文化的发展,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动摇,文化领域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这从本质上说明了文化发展受社会现实的影响。 知识点二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 (1)汉字: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____________、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____________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3)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________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4)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①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________。 ②日本大化改新:推行的______________、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③越南: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____________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5)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______________影响。 [学思之窗] 阅读上述诗句,体会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 提示:两首诗反映出中华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来到中国,为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