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之,命矣夫!”——夫子何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亡之,命矣夫 ! ”——夫子何叹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6.10 》 《论语 .雍也》的这段话,讲的是伯牛重病,孔子 前往探望而发出的两声感叹。 一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伯牛有疾,子问之。”伯牛得了 重病,作为老师的孔子前来看望他。这很符合孔子“圣人”的 德行。这是从孔子的角度看这句话。假如从伯牛的角度看, 伯牛生病,孔子为什么回来看她?得出的结论显然是:伯牛 也并非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学生。 伯牛,姓冉名耕,少孔 子 7 岁,七十二贤之一,与闵子骞、颜回并称“仁德三杰”。 《孟子?公孙丑上》记载说:“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 闵子、 颜渊善言德行。 ”“子夏子、游、 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 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可见,伯牛很是了得,其德 行在孔门弟子中,确属翘楚。孔子任鲁国司寇时,曾推荐伯 牛担任鲁国中都的地方长官,以便使他的德才得到充分的施 展。后来孔子辞官周游列国,伯牛也辞去中都宰, 随孔子 周游列国,广施教化,为人所敬。且伯牛善“节小物”。 《孔子 集语 .杂事》云: “仲尼志意不立,子路侍;仪服不修,公西 华侍;礼不习,子贡侍;辞不辩,宰我侍;亡忽古今,颜回 侍;节小物, 冉伯牛侍。 曰:吾以夫六子自励也。 ”由此可见, 孔子平时不仅将一些细锁事物交予伯牛处理,还常常将伯牛 等作为自励的榜样。 所以,“伯牛有疾,子问之。”这句 话,一方面体现了孔子关爱学生,尊重生命,即使在伯牛身 患重疾乃至于生命的弥留之际,还不忘给学生送去老师的温 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伯牛品德高尚,为人所敬的人格魅 力——他值得孔子哪怕冒着被传染的风险也要前往探视。这 就为后面孔子见了伯牛后的两声慨叹埋下了伏笔。至于伯牛 到底患了什么病,这里没交代,也没有探讨的意义。 二 关于“自牖执其手”。我认为这是理解“夫子何叹”的关键 牖y o u;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内 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 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还有一 个窗子叫“向”。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 上的窗叫“牖”。后泛指窗。 伯牛生病。孔子去探问,从 窗口握着他的手。 为什么要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许多文 章都围绕着“伯牛之疾”而展开,且受朱熹《论语集注》等影 响,认为伯牛之疾乃恶疾,会传染,伯牛家人已将其隔离起 来。至于孔子明知是恶疾,会传染,却还“自牖执其手”是因 为孔子懂医术,不过分担忧,且在与伯牛把脉后,确认其将 死,继而哀叹说:“快要死了,命该如此吗?这样的人竟然会 得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 ” 其实,这样 的推断,不仅没有依据,也不合情理。 首先,伯牛之疾, 肯定是恶疾,因为它夺走了伯牛的生命。 但它是不是传染病, 这就很难说了。为了使“自牖执其手”更显合理,硬是把他说 成传染病,缺乏依据。退一步说,就算传染病说成立,伯牛 家人既已将其隔离,且伯牛已病入膏肓,为什么还要让老师 孔子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而“自牖执其手”?这既不合情也不合 理,更有悖伯牛“善言德行,善节小物”的高尚品行,但凡伯 牛还有一点意识存在,他就会阻止它的发生。 而合理的 理解应该是:病重的伯牛听说老师前来探望,非常的激动。 为了阻止老师进入空气污浊的病房,在老师路经窗口时,早 早的将手伸出了窗外。于是孔子“自牖执其手”,感慨万分, 且叹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 斯疾也!” 三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杨伯峻翻译: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 他的手说: “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 这样的人竟 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 钱穆翻 译:冉伯牛有病,甚重。先生去问病,在屋之南窗外握他的手 和他为永诀。先生说: “丧失了此人,这真是命啊 !这样的人, 会有这样的病。这样的人,会有这样的病啊 !? 傅佩荣翻 译:伯牛生病了,孔子去探望他,从窗户握着他的手,说: “我们要失去他了,这是命啊!这样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 这 样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 ” 南怀瑾解释:伯牛的病,是个 很大的疑案。我们暂时把它保留在这里,等到以后再来讨论。 至少有一个字,我们可以在这里讨论:“亡之命矣夫”的“亡” 在古人的解释,认为孔子当时握着他的手,很悲伤地感叹, 他得了绝症,这真是命!但是我的看法,古文中“亡”字往往 与“无”字相通。拿白话文来解释,是孔子很伤感的说,命真 不可信吗?真没有命运吗?意思也是说像这样好的人,怎么 会这样短命? 对“亡之”的理解,绝大多数人都持死 亡,丧失,消失意。有人甚至更直接地把它翻译为 “他快死 了吧,这就是命啊。这么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