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研究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应的也随之不断提高,私家车数量也持续上涨,由此引
发的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也在逐年上涨。本文将结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
释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进行研究解释,界定其含义、分析
其性质,并探究相关情形的定性问题。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致死;含义;性质;定性
Absrt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economic level is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also rising, the number of private
cars also continued to increase, resulting in the frequency of
traffic accidents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is paper will study
and explain the problem of death caused by escape in the crime of
traffic accident, define its meaning, analyze its nature, and explore
the qualitative problem of the relevant situation.
Keywords: hit-and-run; Meaning; Nature; qualitative
目录
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性质分析
(一)逃逸致人死亡属于结果加重犯
(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因果性
三、交通肇事逃逸致死定性问题研究
(一)逃逸致死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情形
(二)逃逸致死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情形
(三)逃逸致死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情形
四、结语
五、参考文献
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通肇事罪存在一种特殊情形就是交通肇事逃
逸致死,它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
1
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有些人认为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以后,肇事者
并没有选择及时报案自首并帮助受害人,而是选择逃逸这种方式来逃避法律追
究的行为”,还有些人认为逃逸是指“行为人意识到发生了交通事故,此时选择
却规避责任,逃离现场的行为”。对此笔者结合相应法条及司法解释认为:行为
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对于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伤害的受害者具有注意义
务,该义务是由行为人先前的肇事行为所引发的,即由于行为人的行为而使刑
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时,行为人负有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
2
防止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 。而行为人放弃本身履行的救助义务选择以逃跑的方
式来躲避法律惩罚的行为我们就可把行为人的这种行为认定为逃逸。对于行为
人由于自身原因所造的成交通事故,在事故发生后发现受害人因此受到伤害,
有及时给予受害人援助的义务,但这并不都是绝对的。如果行为人本人也在交
通肇事过程中受到极大伤害,在此情形下根本没有对受害人实施有效救助的可
能,那么此时行为人即使不履行对与受害人的救助义务也并不违反我国法律规
1 20 00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
2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 2016 年版
定,不会因此受到处罚,只需要承担其造成交通事故的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
律规定及司法解释笔者认为行为人逃逸致人死亡应满足以下几项条件:(1)行
为人的肇事行为实际上违反我国的有关道路交通法规,并且造成交通事故的发
生;(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主观上必须意识到自己此时已经触犯交通法规,
因此行为人选择逃逸这种方式来躲避法律的制裁,使得被害人在遭受到伤害后
因无人对其进行及时救治最终使其死亡,如果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并不知道自
己曾经违反交通法规引发交通事故的话,我们则不能认定行为人肇事逃逸;
(3)如果我们认定行为人逃逸致人死亡,那么实际上被害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理】河流与湖泊 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1《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一)求职和应聘》优秀获奖课件.pptx VIP
-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协作学习评价与反馈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2年船载危险货物申报员和集装箱检查员从业资格考核全国统考试题.pdf VIP
- 石油小知识.ppt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pdf VIP
- 中考英语篇完型填空练习(附答案).pdf VIP
- 水浒传-林冲(共47张课件).pptx VIP
- 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