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_《一剪梅》教学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页 共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4 页 《一剪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背诵这首词,掌握词的主要内容。 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古典诗词。 把握李清照作品清丽典雅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古典诗词。 教学难点:把握李清照作品清丽典雅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设计 情境导入: 她曾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她曾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曾讲“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二、作者作品 让学生回忆接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介绍自己所熟悉的李清照的生平及故事,(见幻灯片),引出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明确李清照的诗词风格。 观看朗诵视频比较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三、诵读诗歌 1.教师范读、指导 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近; ??????? 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借助意象和韵脚(秋、?舟、楼、流、愁、头)帮助记忆。 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1??2名学生演读. 四、初步感知 ?? 1.?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状态的字眼以及主旨句。 ??? ?明确:“闲愁”二字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是全词的词眼,主旨句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词的上下两阕分别侧重写什么?全词抒发词人什么感情? ??? 明确:上阕写人物行动,下阕侧重抒情,全词抒发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 五、作品鉴赏 自由讨论,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并作简要分析之后教师作小结。 (一)赏析上阙 1.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交代了时令即秋季,那么作者是从那几个角度入手写秋景秋意,渲染环境的呢? ??? 明确:视觉、嗅觉、触觉。 ??? “红藕香残”,荷花凋谢,青春易逝,红颜易老; “玉簟秋”,暑退秋来, “人去席冷”。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排遣寂寞的方式,但寂寞排遣得了吗?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 ? 明确:兰舟。 独:一个人的世界,牵挂的是远方。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背面敷粉的写法。??? 3.研读“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句。 提问:这句词按照逻辑顺序应怎样排列? ?? 明确: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谁寄锦书来”。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这句词的优美意境。 (1)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2)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因而更觉具体生动。 (3)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 (二)研读下阕。 ?1.品味“花自飘零水自流” 提问: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明确:“自”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和水当成无情之人不管不顾自由自在地漂流,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的相思之苦。 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 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水流花谢两无情 ——崔涂 《春夕》 2.品味“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提问:何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从中我们能看到女词人与丈夫之间什么样的爱情? ??? 明确:直接点明了夫妻二人的两相恩爱,足见双方情爱之笃以及彼此信任之深。 词人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是词的主旨句,在写愁绪上有什么特点? ??? 明确:“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又“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才下”、“却上”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李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

文档评论(0)

uuha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