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PAGE / NUMPAGES
《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赤壁赋》教课方案(第一课时)
教课目的:
1.认识作者及其思想,累积有关的文学知识。
2.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导文意。
3.累积第一自然段的要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别句式的翻
译,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课重难点:
1.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导文意。
2.累积第一自然段的要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别句式的翻译。教课方法: 朗读法,点拔法,研究法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 ,这篇文章主要叙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实走向了成
熟,所以,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光亮而不刺目的光芒,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
他人察言观色的冷静, 一种终于停止向四周申述哀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睬哄闹的浅笑,一种洗漱了偏执的冷淡,一种不必张扬的厚实,一种其实不峻峭的高度。勃郁的激情发过了酵,尖锐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指引千古杰作的前奏
已经鸣响,一道神奇的天光射向黄州, 《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立刻就要产生。”
关于《念奴娇 ?赤壁怀古》,我们很熟习了,同学们一同背诵上学期我们学过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上阕写景,描述了壮美的情形,下阕怀古,追想了功业非凡的帅气好汉,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敬羡古代英杰、感触自己未能成立功业的思想感
情。而苏轼在《赤壁赋》中又抒发了如何的思想感情呢?能否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相像呢?下边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苏轼的《赤壁赋》 。(板书课题、作者 ) 二、作者、写作背景及解题
1.走近苏轼
苏轼( 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有名
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与其父、其弟同列“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
家是唐宋期间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
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后代称之为“三苏” 。他诗,词,赋,散文,均
1
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稀有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成就最优秀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
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共为豪迈派词人;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著有《苏东坡集》 、《东坡乐府》等。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救援才赦罪开释,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的转折,政治上失落徘徊,精神上孤单愁闷,可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川之乐中追求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集人生思虑的名篇佳作。
2.背景链接.
元丰五年 (1082),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常常来赤壁矶头旅行瞭望,或泛舟江中。 1082 年,苏轼又到达赤壁。这时他已年老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滔滔东去的江
水,想起自己立功立业的志向也付之流水, 不由俯仰古今, 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
写下了有名的《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久被贬,郁愤之情,实在不免。但他又能坦率处之,以达观的胸襟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低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应了这类复杂的心情。
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此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供给了创作题材。宋朝画家李火麟、明朝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3 .文体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 ,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系。 《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许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久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
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向,不讲究骈偶,乐律,句式参差,
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爽流利的气概,叫做文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 、
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三、整体感知
1 .检查学生读课文,纠正字音,联合课下说明熟读课文,疏导文意。
朗读课文,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 扣舷而歌之( )
倚( )歌而和( ) 苏子愀然( ) 舳舻千里( )( )
酾酒临江( ) 举匏樽以相属( )( ) 挟飞仙以游览( )
2
渔樵(
)
举酒属(
)客
徘徊于斗(
)(
)牛之间
山川相缪(
)
驾一叶之扁(
)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