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环境资源现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成都市环境资源现状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节 成都市概况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中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简称“蓉”,现辖10区4市(县级市)6县,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面积1.23万平方公里;截至2006年,成都市总人口1103.4万人,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居第四位。 成都市行政区划图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成都的经济规模在西部省会城市中已名列第一,成都在西部地区已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成都市产业地图2007-2008 城市荣誉 1993年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1998年 联合国“人居奖”、“地方政府首创奖”、“人居范例奖” 2000年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2004年 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2004年 中国十大最佳商务城市 2005年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 2006年 国家园林城市 2007年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城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第二节 自然资源和气候 成都市自然环境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成都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四季分明。受兴建于公元前256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之泽润,川西平原变成“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成都市产业地图2007-2008 气候 成都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空气质量污染指数API<100的天数为252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北风和北东风。 成都市气候状况图 第三节 人文资源 成都市辖10区10县(市),截至2006年人口总数1103.4万人,城区人口总数596.78万人。成都人口约占四川省总数的12.56%,约占全国总数的0.84%。平均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765人,特别是平原地区多在每平方千米1000人以上,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密度高出近一倍。 劳动力 成都市有社会劳动者人数684万人,占全国社会劳动者总数的0.93%,占全市人数的73.7%。成都市劳动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教育 成都市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40所高校,另外还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70所。截至2006年,成都市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达到67万人 文化 成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吃文化、休闲文化、茶文化、道教文化和三国文化等在中国影响深刻 餐饮 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历史悠久著称,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成都为川菜正宗 人文旅游资源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文物建筑22处、各类博物馆23座 第四节 城市基础设施 成都市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仅“十五”期间,全市城建固定投资额累计达到652.4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384.3%。2006年,全市累计完成城建固定资产投资210.74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6年成都市道路设施及公共交通状况 2006年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能力状况 2006年成都市能源消耗状况 第五节 交通运输条件 成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即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连通成都二、三圈层的新一轮市域轨道网和路网的骨干项目“三轨九路[1]”的开始建设,“全域成都”现代化交通体系开始进一步实现。 航空运输 成都市至国内主要城市进出港航班运力图 经国家批准,成都双流机场第二跑道于2007年底开建,成为继京、沪、穗之后内地第四个获批该项目的城市,工程项目主要为第二跑道及飞行区、新候机楼及航站区。跑道和飞行区于2008年完成,候机楼和航站区将于2010年前竣工投入使用。至2010年建成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将分别突破2500万次和50万吨,并分别跨入世界机场前80位和前50位的行列;飞行区等级将由现在的4E上升为4F,能够满足世界最大客机空客A380起降和停靠要求,届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有望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机场。机场第二跑道的建成对成都市“中国西部航都”战略定位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陆路及水陆运输 铁路运输 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成渝、宝成、成昆、达成四大铁路主干线交汇于此。现有成都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青白江大湾车站四个主要铁路货运站场。其中,成都东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货运站、半自动化驼蜂编组站,成都西站是货运行包专列装卸站,拥有4条铁路专用线。成都目前进出口货物铁路通道港口是上海、深圳、天津、南京、青岛、连云港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