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附录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VIP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附录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附录古诗词诵读教案 《古诗词诵读1-5首》 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题 古诗词诵读1-5首 单元 7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6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 2.过程与方法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并背诵诗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诗意。 难点 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出示课题。 思考、讨论问题。 通过叙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学习《采薇(节选)》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诗经》: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内容上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反映了周初至周晚约五百年年的社会面貌。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一。 2.写作背景 西周时期,周宣王执政的前夕,狁曾乘周王朝政治动乱和遭遇大旱灾的机会,侵扰北方边境。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出兵征讨,这首诗反映的大约就是这次战争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5.理解词语: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6.理解诗意。 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 二、赏析诗歌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 ,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 B.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是描写,“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歌描写了从军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4)写作特点 A.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B.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是的前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重章叠句的特点: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步,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二、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简介作者: 王维(701-761):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他擅长写优美的山水诗和抒情小诗,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解题 元二:诗人的朋友,元常,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做元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朝设置在西北的最高军事机构,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 题目的意思:王维送元二出使到安西去任职。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理解词语: 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东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的雨。 浥: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

文档评论(0)

00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