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吸烟情节考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红楼梦吸烟情节考辨 ? ? ? ? ? ? ? ? ? ? ? ? ? ? ? ? ? ? 孙启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 济宁273165) [摘 要] 红楼梦对于吸烟情节的描写极少,在第一百零一回出现的吸烟情节并非出自曹雪芹本意而是后续者的添加。 [关键词] 红楼梦;吸烟;满族;考辨 1207. 411 :A :1672-8610(2010)04-0003-02 我们今天读到的程本《红楼梦》中关于吸烟的情节描写仅有两处。一处出现在第五十二回,晴雯感冒,宝玉让她吸鼻烟,但此处的鼻烟是一种类似于治疗鼻塞通窍的药物,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烟草”有很大不同。除此之外,则仅剩下在一百零一回出现的宝玉看宝钗梳头看得出了神,被王熙凤取笑,“宝钗直臊的满脸飞红,又不好听着,又不好说什么,只见袭人端过茶来,只得搭讪着,自己递了一袋烟”。此处所写的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红楼梦》唯一一处描写吸烟的情节,对于这一处吸烟情节的描写,笔者认为并非出自曹雪芹的本意,为后续者添加的可能性很大。 一、并非出自曹雪芹本意的证据 从程本一百零一回吸烟情节来看,吸烟似乎是和喝茶、吃酒一样的生活常事,并非是在特定场合才会有的,那么为什么作者写喝茶、吃酒的篇幅特多,以至今天好多人研究《红楼梦》中的“茶文化”、“酒文化”,而独没有“烟文化”?可见作者是有意在避开不提,对于曹雪芹不写烟的原因,笔者认为既有作者本身就不喜欢烟的可能,也有政治方面的考虑。 1.关于作者不喜欢烟,我们可以从宝玉身边的小厮茗烟身上找到一点线索: “茗烟”这个名字初见于小说的第九回(脂本、程本同有),但到了第二十四回改为“焙茗”,对于改名事宜: 程本系统在二十四回有交代: 只见茗烟在那里掏小雀儿呢。贾芸在他身后,把脚一跺,道:“茗烟小猴儿又淘气了!”茗烟回头,见是贾芸,便笑道:“何苦二爷唬我们这么一跳。”因又笑说:“我不叫茗烟了,我们宝二爷嫌‘烟’字不好,改了叫‘焙茗’了。二爷明儿只叫我焙茗罢。”贾芸点头笑着同进书房,便坐下问:“宝二爷下来了没有?”焙茗道:“今日总没下来。二爷说什么,我替你探探去。”说着,便出去了。 作者在此借焙茗之口交代了改名的原因是:“宝二爷”嫌“烟”字不好。 程本在其后一直用焙茗这个名字。即在程本系统中茗烟这个名字是:“茗烟”——“焙茗”(交代改名原因)——“焙茗”的模式。 而在脂本系统中则没有直接交代改名原因。 脂本二十四回作: 只见焙茗、锄药两个小厮下象棋,为夺“车”正拌嘴;还有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四五个,又在房檐上掏小雀儿玩。贾芸进入院内,把脚一跺,说道:“猴头们淘气,我来了。”众小厮看见贾芸进来,都才散了。贾芸进入房内,便坐在椅子上问:“宝二爷没下来?”焙茗道:“今儿总没下来。二爷说什么,我替你哨探哨探去。”说着,便出去了。 这是一改。即从“茗烟”(第九回)——“焙茗”(第二十四回)。 到了第三十九回,无任何交代,无任何缘由,又突然改回“茗烟”: 宝玉信以为真,回至房中,盘算了一夜。次日一早,使出来给了茗烟几百钱,按着刘姥姥说的方向地名,着茗烟去先踏看明白,回来再做主意。那茗烟去后,宝玉左等也不来,又等也不来,急的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好容易等到日落,方见茗烟兴兴头头的回来。宝玉忙道:“可有庙了?”茗烟笑道:“爷听的不明白,叫我好找。 这是二改。即从“焙茗”——“茗烟”。 总的来看,在脂本中茗烟的名字有一个由“茗烟”——“焙茗”——“茗烟”的更变过程,看似改的莫名其妙,有人甚至怀疑是作者的疏忽,但笔者认为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通过这样的改来改去至少告诉了我们两点: (1)作者故意改来改去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2)作者去掉了“烟”字。 这其中当然还涉及一个问题,即脂本中并没有说焙茗就是茗烟,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一个人?如果把脂本与程本的第二十四回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在脂本的第二十四回中除了焙茗之外,还出现了锄药、引泉、扫花、挑云、伴鹤五个小厮,这五个小厮在程本中是没有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五个人?原因可能是作者是怕读者把焙茗当成一个新的小厮。宝玉的小厮都在这了,而没有“茗烟”,不是没在,是我改名了,改成“焙茗”了,为什么要改?为什么要改成“焙茗”而不改成“焙烟”呢?我们又可以从这六个小厮的名字构成上找到答案。六个人(焙茗、锄药、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名字中——焙、锄、引、扫、挑、伴都是“动词”,茗、药、泉、花、云、鹤都是名词。“烟”当然也是名词,但作者不用,为什么不用?原因是什么?《红楼梦》的续作者(或整理者)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已在程本中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宝二爷嫌‘烟’字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烟”与“泉”、“花”、“云”、“鹤”的境界不契合。联想《红楼梦》中所写的、r鬟以琴棋书画命名,可见写小厮有泉、花、云、鹤,不能缺“茶”——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