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姑苏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音乐_姑苏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姑苏行》 ?教学目标: 1、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江南美景,体会游者在不同的游历阶段带来的情绪变化。 2、.能够分辨曲笛与梆笛的音色,哼唱主题旋律。 3、能够根据速度的变化给乐曲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乐曲所描绘的不同情绪,能够分辨曲笛与梆笛的音色,哼唱主题旋律。 教学方法:体验、对比、?探究。 教学准备:准备《姑苏行》课件的相关材料,出检测题,制作导学案。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一、欣赏《姑苏行》 1、导入 导语: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随着音乐去一个地方旅游一下,首先聆听音乐的引子:看看他把我们带入了怎样的意境中? 2、播放《姑苏行》的引子,回答问题 聆听音乐,图片诱导情感,学生回答问题。 3、聆听《姑苏行》回答问题 细心聆听感受音乐的情绪,判断乐器、地域?并根据速度的变化完成表格。 学生回答问题,填写表格, 段落 速度 情绪 引子 ? ? ? ? ? ? ? ? ? ? ? 了解《姑苏行》是带引子的三段体结构 回答地域,了解《姑苏行》的风格特点,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 学生回答乐器,了解曲笛和梆笛的音色特点,外部特征等 二、分段欣赏 4、A段 跟老师视唱A段,师生一起熟悉主题,感受主题的优美旋律。 聆听A段,闭上眼睛跟随音乐自由想像画面。 5、B段 聆听B段, 在音乐中体会热情的小快板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欣赏第三段,体会渐慢的速度和渐弱力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介绍曲作者 作者此曲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江先谓先生。江先谓先生1924年出生于威海,六十年代他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并演奏了《姑苏行》和《脚踏水车唱山歌》,并因此而享誉笛坛?。 三、整体欣赏《姑苏行》 现在同学们一起随着音乐欣赏苏州园林的秀丽景色,请同学们听到主题时拍手示意我,听到B段时做一个笛子的演奏姿势告诉我。 播放幻灯片苏州园林图片。 四、检测 聆听音乐选出正确的答案 1、曲目一( ) 曲目二 ( )曲目三( )曲目四( ) A、曲笛 B、梆笛 2、聆听音乐选出哪段是《姑苏行》的主题( ) A、曲目一 B、曲目二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笛较短,音色柔和,因为昆曲伴奏而得名。 B、曲笛较长,音色柔和,因为昆曲伴奏而得名。 C、梆笛较长,较细,音色明亮,因为梆子戏伴奏而得名。 五、课堂小结下课。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日渐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有明显变化。由于农村的各种条件限制,这些学生音乐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甚至有些村小的学生没有上过音乐课,这就让中学的音乐欣赏课比较难上,需要老师慢慢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习惯,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水平。 效果分析 本节课从一开始引导学生去关注音乐的引子,体验引子让你展开丰富的遐想,轻松的进入本课。接着让学生从主题到B段去感受表达自己对各段情绪的感受,学生能够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在本节课中可能因为录像或者是对老师陌生的原因学生紧张回答问题的声音较小。 ?在检测时,同学们的表现就好了很多,对问题对答如流。学生的状态越来越放松,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姑苏行》教材分析 《姑苏行》是一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竹笛经典之作。曲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江先谓先生,作品创作于于1962年。乐曲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作品旋律优美、风格典雅,节奏轻快活泼、结构规整,是南派笛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姑苏为苏州的旧称,故曲名为游览苏州之意。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乐曲采用带引子的三段体结构。引子:散板。自由的、宁静的引子给人以无限地遐想,将江南水乡的特色展示在人们面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乐曲仿佛为苏州拉开了一道神秘的面纱。 A段:抒情的行板,乐曲将人们带到了苏州园林的美景中。作品强调江南丝竹中“颤、叠、赠、打”手法的运用,乐谱中严格标识了演奏方法,只有用正确的指法进行演奏,才会更好地表现出江南地区的韵味。 B段:热情的小快板。表达了游人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A’段:稍慢的行板。A`是A段的减缩再现,旋律更加婉转动听,仿佛让人们沉浸于美景之中,流连忘返,韵味深长。 全曲借景抒情,音乐情景对比丰富,意境的刻画惟妙惟肖,不愧为笛曲中的佳作。 聆听音乐选出正确的答案 1、曲目一( ) 曲目二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