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冲击-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docx

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冲击-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冲击 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的出口总额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而且,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为欧洲和北美,因此,可想而知,这两个地区所遭受的金融冲击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中国也存在着缓解金融冲击的因素,包括:暂时逃离北美和欧洲的资本会流入中国资本市场;重新调整一些相关的实际汇率等。运用全球经济的动态模型可以探讨这些问题。北美和欧洲金融中介活动成本的提高,在短期内既没有妨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没有削弱中国进口的增长。如果中国政府利用加强内部资本管制或增加外汇储备的手段来削弱投资激增所产生的影响,那么相关损失可以通过贸易优势来弥补,因为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上涨的幅度要小于人民币对其他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实际汇率上涨的幅度。因此,只要金融冲击仅限于北美和西欧地区,中国的增长和出口就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过去的10年间,中国的财经和学术报刊每每称赞其增长绩效,然而又往往责难它的汇率制度及其对美国和欧盟颇受争议的经常项目顺差(参看Tung和Baker,2004;Bernanke,2006;Lardy,2006;McKinnon,2006;Xiao,2006;Callan,2007;Woo和Xiao,2007;Tyers等,2008)。然而,在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国和欧洲信贷紧缩之后,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脱钩理论:面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经济放缓,中国的相对高速增长能否持续下去?[1]如人们通常所预料的那样,信贷紧缩可能会导致由美国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难以纠正”,而且,美元也会贬值,甚至对人民币,美元也难逃贬值之灾(Edwards,2005;Obstfeld和Rogoff,2005;Roubini和Setser,2005;Eichengreen,2006;Krugman,2007)。这些会对中国的经济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的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而且其中绝大部分商品销往欧洲和北美,因此,不难想象这两个地区爆发的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2]既然在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制造业生产的零部件安在中国进行组装[3],那么中国与欧美经济“脱钩”的程度就是提高其经济绩效的关键了。在短期内,暂时外逃的世界资本会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这样可以缓解对中国的金融冲击(McKibbin和Stoeckel,2007b)。然而,中国政府可能以影响稳定为由反对外国资本流入,从而加强内部资本管制。即使有更多的金融资本被中国拒之门外,中国仍然可以缓和金融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可以对实际汇率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而且这些调整在短期内可使中国获利。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消费比重不断增加(Lardy,2006;Kuijs,2006;Kuijs和He,2007;Azziz和Cui,2007),国内投资转向具有巨大潜在生产力的服务部门,这些都会支撑中国的经济增长。 在本章,我们将使用全球经济动态模型,对这些问题作一番全面探讨。该模型以北美和西欧的地区特质性利率溢价暂时上升的形式模拟实际的冲击效应,并且假设这两个地区的金融投资成本上升。这些冲击造成的关键性影响是,在北美和西欧投资的实际净收益率下降了,而金融家要求的净收益率却在上升。在这些地区,投资下降、实际工资刚性导致失业增加、GDP增长放缓、进口需求下降——至少一切暂时如此。因此,在面临冲击的情况下,这里所作的分析会侧重于影响中国增长绩效的各种因素。 北美和欧洲经济放缓的根源 谈到经济放缓,人们就会经常以美国的货币政策为中心进行探讨。在美国经历了2000年的股市调整和2001年末的需求紧缩之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开始了一连串的货币扩张(图3-1)。[4]到2002年,联邦基金利率下跌了5个百分点,2003~2004年间,又下跌1个百分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因此,单向的利率下降刺激了房地产泡沫。2007年泡沫破裂,使得依赖持续飞涨的房价来定价的一揽子抵押贷款投资全线瓦解(BIS,2007)。与经济放缓联系紧密的是:2000年以来通过房地产泡沫对美国私人储蓄率施加影响,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激增。在这个时期,私人财富的增长和较低的借贷利率促进了消费,这样一来,美国的投资就需要借助于外国的储蓄,而非美国国内的储蓄资金(Edwards,2005;Eichengreen,2006)。于是,显而易见,在2004~2006年间,美联储把短期利率调高了至少4个百分点(图3-1),最终刺破了房地产泡沫,使得美国经济不得不硬着陆或者软着陆,但无论哪种结果都会纠正其经常账户的不平衡(Krugman,2007)。 图3-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