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课古诗赏析.docVIP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课古诗赏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王绩与《野望》:唐诗界的“霸座之王” ? 在我的印象里,王绩这个人,并没在中小学课本里出现过,号称路人皆知的《唐诗三百首》也没有选他的一首诗。但任何一本有点水准的唐诗史都不敢不提他,他的《野望》更是霸占了多数唐诗选本的首席,堪称唐诗界的“霸座之王”。? 王绩,字无功。生于隋朝,绛州龙门(今属于山西)人,世家子弟,历隋唐两代。你看这人的名和字就很有意思,恰是一对反义词。王绩的一生,实在是毫无功业可言,数次辞官,唯好饮酒。然而最终又以这份潇洒闲散、无所作为的做派闻名青史,真可谓以“无功”而“有绩”。? 王绩的表哥王通是闻名于世的狂儒,号“文中子”,常自比孔子,目空百代。收了不少弟子,搞出一副“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的架势,又模拟六经,作《王氏六经》。有哥如此,老弟自然不甘下风,狂起来自己都怕。? 隋朝末年,有人曾推荐王绩去中央做官,王绩却表示“我一个地方上的孝廉,怎么就到了中央去做官?”于是称病推辞。但朝廷也实在是爱他,就任命他去扬州做了个小官。他也实在不是谦虚,而是觉得隋朝没戏,便假装中风,在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乘船溜走,回到山西。? 后来隋朝真的被唐朝取代了,唐高祖下诏优待前朝的干部,号召大家继续来做官,洗心革面,为建设新社会出力。(毕竟得有人干活啊!)于是王绩就去挂号排队,等着新朝廷授予官职,这叫做“待诏”。他弟弟觉得这样做有些掉价,显得贪图功名。结果王绩的姿态倒是高得很——? “哦,我主要不是来做官的,我听说待诏期间每天发三升好酒,我是来蹭酒喝的。” 这就好像现在的某些学霸,铆足了劲儿考北大,问他,只是淡淡的答:“哦,听说北大的鸡腿饭不错。” 最绝的是,江国公陈叔达听说了这件事,很喜欢这个“佛系青年”,下令每天给他一斗(十升)酒。从此人称王绩“斗酒学士”。? 然而每日一斗酒仍旧留不住他。王绩最终还是辞官还乡了。但我们千万不要认为他从此开始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夫生活,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贫下中农,毕竟有钱人的花样是我们不能想象的。? 他一来养了不少奴婢,全天候伺候着;二来地里种满了黄米,全部用来酿酒,每天喝酒,一次能喝五斗;三来养了大雁,可能是吃肉(涮火锅不错!);四来开辟了中药养生园;最厉害的是还给自己找了一个酒友,专门为二人饮酒聚会盖了一座山水田园风格的茅屋。 他以陶渊明为偶像,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王绩就号称“五斗先生”;陶渊明对高官粉丝爱答不理,王绩也有样学样,拒绝了刺史的拜访;陶渊明不懂音乐,弄了一把无弦琴,闲来抚弄摩挲,假装弹奏,王绩就在床头摆上《周易》《庄子》《老子》这些书,也不为了看,主要是有范儿。 你说他是狂士也可,是隐士也行。看不上一般人,才去隐居;隐居久了,更看不上一般人。隐士的骨子里都是一个大写的“狂”字。 从他的《野望》,便可见其心声。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浅译: 傍晚水边远望,彷徨不知何依。树木一片秋色,山峦笼罩落晖。 牧人赶着牛羊,猎马满载而归。左右无人知心,伤怀高唱采薇。 ? “东皋”,是王绩家附近的一个地方,“皋”是水边高地,王绩常常来这里驻足远眺,长叹一声,抒发其遗世独立的情怀。“徙倚”是徘徊,脚下之徘徊,正可见内心之彷徨。又说“欲何依”,可见其找不到人生的归宿。? 此时,正值秋日的傍晚,山中树木,一片秋色,又笼罩着夕阳的余晖,虽略显萧瑟冷清,却不乏温馨与宁静。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羊回家了,打猎的人也驮着猎物归来了,人人都有个归宿,我的归宿在哪里呢?? 环顾左右,并无相识之人。这倒不是说没有一个认识的人,而是说没有一个人能懂他的心。田园虽好,却依旧孤独,他比陶渊明傲娇的多。? 于是只好高声唱起了“采薇”。 关于“采薇”,据说周初有两位隐士,叫做伯夷和叔齐。他们因为不喜欢周朝的统治,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躲进山里吃薇菜而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啥不能吃周朝的粮食,却能吃周朝的野菜呢?)这就是隐士的老祖宗。后来的文人,每每要表达避世隐居的意思,就说自己要采薇。? 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的知音,恐怕只有伯夷叔齐了吧;而我的归宿,应该就在这山间田野了吧。 王绩曾发表过一段“好马劣马论”。大意是,千里马容易被人盯上,不得自由,常被驱使,因优秀而招致劳役;普通马,大家看不上,反倒自由自在,长在野林子里,想咋地就咋地。 也许只有归隐山林,能让他的肉体得到放松,心灵得到宁静吧。 蒙曼赏析《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写得太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诗仙李白亲自给它打了广告。元朝有一个人叫辛文房的写了一本《唐才子传》,记了这么一件事儿。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