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课之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课文导读
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说”,他指出,那相近的人性就是人人皆有的“不忍人之心”。
在文中,孟子开宗明义,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并列举生动的事例证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的简直不是人。这种“不忍人之心”包括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而这四种“不忍人之心”正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的发端。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这其中,“仁义”是孟子道德论的核心,所以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美读素材
※恻隐之心是仁
孟子有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同情之心,就是仁慈的开始。仁也可想象成爱,爱自己,所以爱别人,所以同情别人,把别人也想象成自己一样。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尊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
【运用】
从孟子恻隐之心来看,道德最朴素的起源不是义务,不是责任,不是理性,不是冰冷的平衡,道德最朴素的起源就是人生而为人与生俱来的同情心正是因为这个同情心,白居易才会在《观刈麦》中写道:“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也正是因为这个同情心,生而为人的我们才能够不忍心去伤害那些与我们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更多生命。
※羞恶之心是义
“羞恶之心”一词出于孟子,他以为是“义之端”,这就是说,行为适宜或恰到好处,须从羞恶之心出发。在孟子看来,羞恶之心本来就是善的表现。当一个人违背义的时候,能够表现出羞恶之心,正表明他对义的尊重和理解。因此,羞恶虽然与“不义”直接相关,但却构成“义”的根源和基础。在羞恶之心的作用下,人必然会对自己行为进行调整、矫正和弥补,使之合乎义的规范。
【运用】“羞恶之心”,其实就是对自己尊严的重视,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尊严和隐私的重要性,就会尊重别人的尊严和隐私,由此也就产生了对别人的义气。人和动物在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人有羞耻心,正因为有羞耻感,人才成为“人”,成为正直、向上的人。一个人感到了羞耻,也就才会更加重视自己的道德品质。我们应该记着“明耻教战”的古训,极力培养人皆有之的一点羞恶之心。我们须知道做奴隶可耻,自己睁着眼睛往做奴隶的路上走更可耻。罪过如果在自己,应该忏悔;如果在旁人,也应深恶痛嫉,设法加以裁制。
※恭敬之心是礼
“礼”的根本在于内在的诚心和恭敬心,并非形式主义。形式和形式主义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形式,是来表示根本的,是表示内心的恭敬和仁爱的。如果只是有这个形式而没有内心的诚敬和仁爱,这就是形式主义。就失去了根本。
【运用】什么是恭敬?外在表现出来的就是恭,存在内心的就是敬。人是社会动物,总是处在各种关系当中。面对不同的关系,自然的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看见年长者就会心中尊敬和害怕,看见年幼者就会感觉亲近,看见鄙夷者就会心中不屑,因为不同的感受,所以表现出来的行为动作也就不一样,所以对长者就是敬佩谦让,对幼者就是爱护和善,对鄙夷者就是远离。这种天然的,面对不同身份的人不同感受就是恭敬之心,外在表现的行为举止就是礼仪。
※是非之心是智
孟子曾言:“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明辨是非,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是非不像黑白般分明,因此在是非对错面前,应明目警神,理性分辨。其实,是非曲直,皆有标杆,找对标杆,便能辨明对错。明辨是非之道,不可偏听,要广纳意见;不可只听,须以行审视。要想明辨是非,便需多听,多看,切不可妄下定论
【运用】。是非之心就是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或者事物好坏判断的能力。就比如有名的“指鹿为马”,赵高指着鹿说这是马,虽然大臣?们因为害怕权势不敢得罪他,也不反驳,但是想必心中也一定是不愉快的,最后大臣们都表面上附和了赵高的想法,但是很多人心中还是实实在在知道这是鹿不是马,这就是是非之心。表面的妥协是对外的智慧,但是内心还是反驳的,这就是对自己的智慧。
【相关链接】
孟子名言品读
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品读】诚是天赋予人的本性;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人做到至诚而不能使人们感动,是从未有过的事;同样,缺乏诚信的人是无法感动别人的。
2、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品读】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品读】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4说大人则藐之,勿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老子》四章 阅读讲透(备课必备)-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
- 《论语》十二章 阅读讲透(备课必备)-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
- 2021届高考考点:论述文与非连文本中解读“观点句”的方法.doc
- 202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练(教师版).docx
- 202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 大学之道《礼记》阅读讲透(备课必备)-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
- 登高杜甫 阅读讲透-年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docx
- 短歌行曹操 阅读讲透-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docx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2届高三语文热点题型新题精选(第一辑)(解析版).doc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2届高三语文热点题型新题精选(第一辑)(原卷版).doc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阅读讲透-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docx
- 四川省成实外教育集团学校2021-2022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统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四川省成实外教育集团学校2021-2022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统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2届高三语文热点题型新题精选(第一辑)(解析版).doc
-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2届高三语文热点题型新题精选(第一辑)(原卷版).doc
- 文言文阅读-2022届高三语文热点题型新题精选(第一辑)(解析版).doc
- 文言文阅读-2022届高三语文热点题型新题精选(第一辑)(原卷版).doc
- 五石之瓠《庄子》阅读讲透(备课必备)-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阅读讲透-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docx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22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
最近下载
- 河南省2019年对口升学网络选择和判断题.docx VIP
- 兴陇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骆驼祥子》单选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铸锻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湖南选调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课件 PPT.ppt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基础模块).pdf VIP
- 广西书院文化研讨.pdf VIP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docx VIP
- 前十题单选,后十题多选,每题5分,满分100分。.docx VIP
- 12K101-1~4 通风机安装(2012年合订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