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 政府促进就业的依据是什么?采取了哪些举措? 毒贩招工运毒:带货每趟挣万元 面试需狂吞黄瓜 n404314386.shtml 第二编小结 通过本编的学习,重点掌握: 促进就业的基本原则 就业、失业的概念 就业歧视的概念 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角色 特殊群体的就业保障制度 通过本编的学习,了解: 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 就业服务和管理的主要内容 《就业促进法》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关系 用人单位招聘启事的基本内容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招用人数; 职业工种; 岗位要求; 劳动报酬; 福利待遇; 劳动保护等。 *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启事或广告的渠道有哪些? 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启事或广告是否必须到相关部门履行审批手续?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取消和不再审批的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shanghai/node2314/node3124/node3177/node3179/userobject6ai1080.html * 就业歧视实例 “艾滋病就业歧视第一案”二审宣判 原告诉求被驳回 /society/201103/29/chtm 三名考生因携地贫基因被拒录为公务员 /a000137.htm * 上海乙肝歧视第一案/view_xx.asp?ID=4599 (2007年劳动保障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 其他案例 /content/49099 * 讨论:“不招女生”成了现实潜规则?,对于性别歧视行为是否应出台具体严厉的惩罚措施? “不招女生”已成为一些地方职场上的招聘潜规则。许多单位在招聘中,存在排斥或限制女性的现象:有的用人单位明说只要男生;有的女博士只能与男硕士同等录用,女硕士只能与男本科生同等录用;有的女本科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只好硬着头皮考硕士、考博士。 * 女研究生在求职中面临“年龄尴尬”。她们几乎都会被招聘单位问及结婚生子问题,一些单位甚至明确提出“两年内不得结婚生子”,但这一要求并不以文字形式出现在聘用合同上。类似情况对于师范类专业女研究生特别普遍。 存在就业性别歧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少用人单位单纯从经济效益出发,不愿承担社会责任。一家私企人力资源部经理说:“女职员过不了两三年就得怀孕歇产假。解聘吧,违反劳动法;养着吧,对企业也是不小的负担,所以现在我们干脆不招女生。”…… *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七条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 上海市户籍新政 参见: /c/2009-02-23/025217266734.shtml * 思考: 就业歧视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些环节?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就业歧视现象? 就业歧视现象屡见不鲜的原因何在?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 三、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 法律:《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 行政法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工伤保险条例》 行政规章:《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妇女儿童保护条例》 国际公约和文件:《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国际公约》 * 思考: 求职者认为用人单位对自己构成就业歧视的,能否提起诉讼? 就业歧视是否仅在求职阶段存在? * 四、对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 反歧视诉讼; 法律责任。 * 法律依据: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请问: 对于《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二条的法律规定有无进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开卷有益、补充阅读:/s/blog_5b359b300100qu50.html * 第三节 特殊就业保障相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3章 中国民族民俗2.ppt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4章 中国旅游景观.ppt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6章 中国古代建筑.ppt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9章 中国风物特产.ppt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ppt
- 《四川导基1》四川地理概况.ppt
- 《四川导基2》四川历史简述.ppt
- 《四川导基3》四川文化与习俗 - 2.ppt
- 《四川导基3》四川文化与习俗 - 3.ppt
- 《四川导基3》四川文化与习俗-1.ppt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第六编 劳动争议处理编.ppt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第三编劳动关系协调编(学生版本).ppt
- 外贸英语函电课件:Chapter04 Offers and Quotations.ppt
- 外贸英语函电课件:Chapter05 Counter-offers.ppt
- 外贸英语函电课件:Chapter06 Conclusion of Business.ppt
- 外贸英语函电课件:Chapter07 Terms of Payment.ppt
- 外贸英语函电课件:Chapter08 Establishment of LC and Amendment.ppt
- 外贸英语函电课件:Chapter08 Establishment of LC and Amendment-2.ppt
- 外贸英语函电课件:Chapter01 Basic Knowledge of Business Letter Writing.ppt
- 外贸英语函电课件:Chapter02 Establishing Business Relations.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