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docxVIP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五课,前面2-4课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介绍了唐朝的繁 盛。本课介绍唐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黄巢起义给 了唐朝致命一击,五代十国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也暗藏着走向统一的历史趋 势。 二、教学目标 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三、考情分析 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隋朝 唐朝①开皇之治 一L-.开元盛世②黄巢起义唐亡581 隋朝 唐朝① 开皇之治 一L-. 开元盛世② 黄巢起义唐亡 581年 618年唐太宗武则天 时期 时期 唐玄宗 时期 唐僖宗 907年 时期 A.安史之乱 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C.,亶渊之盟 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渲渊之盟 四、 重点、难点突破 本课的重点是: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利 用三则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根据唐朝藩镇割据地图 和五代十国地图,探究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 读图能力。 本课的难点是: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利用三则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的 原因;利用杜甫的两首诗歌,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五、 教学策略 导入: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 宠幸杨贵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安史之乱——盛转衰 材料一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 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 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 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 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 乱的导火线。 材料三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 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黄巢起义——致命击 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 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学习与探究 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五代十国一一相延续 出示唐朝藩镇割据地图和五代十国地图。 学生观察两幅图的联系点,从而得出结论:五代十国是藩镇格局的延续。 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文档评论(0)

scj112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305713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