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9).docxVIP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9).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目 历史 高中历史导学案课题 高中历史导学案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班级 主备课人 审核人 课标要求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学习过程 学生感悟 观“变”:明至清中叶之社会 (一)经济之变? 材料:明朝中期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记载了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的事迹。他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猪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 ... 类似情况,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中外历史纲要》(上)89页 呈现出农业的什么变化? 农业:新的农作物引入中国; 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变在农业品种及经营方式 材料: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材料:我吴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中外历史纲要》(上)90页 材料呈现出手工业的什么变化? 机户出资,织工出力 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标志资本主义萌芽 变在手工业经营方式 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自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据材料概括明朝中期以后商业方面的变化。 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 商帮形成;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变在货币、商人、市场。 *** 社会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1、促成清代前期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高产农作物推广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政府对商贸实行税收优惠 D、国家赋税改征银两 2、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工场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主要是因为( ) A、工场产品投入市场 B、工场分工较细 C、工场生产规模扩大 D、工场使用雇佣工人 ******************************** 观“变”:明至清中叶之社会 (二)思想之变?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王文成公全书》转引自《中外历史纲要》(上)101页 根据材料概括王守仁的思想核心? ”致良知“ “良知”就是“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 评价: 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李 贽 思想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材料三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 人君者……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和王夫之: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并提出一些重要见解。 *** 变在对传统主流思想的反思与批判。 *************************************** 观“变”:明至清中叶之社会 (三)文学艺术之变? 小说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 吴承恩《西游记》,吴敬梓《儒林外史》;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