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GE \* MERGEFORMT
PGE \* MERGEFORMT 1
科学评茶 第10期
茶叶是鲜叶经由特别加工技巧制成的不同风味的成品茶,而成品茶的价值必须借助品质鉴定才能确定。目前茶叶品质鉴定通常采纳感官审评法。 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是凭借评茶师的视觉、嗅觉、味觉及触觉审定茶叶品质优劣。评茶结果是否正确,除了评茶人员应具有敏锐的官能鉴别能力及熟练的技巧与经验外,还必须有良好的评茶环境及设备。 1评茶设备及要求 一、评茶室 评茶室宜采自然光并力求光线均匀、充足,幸免阳光直射。我国地处北半球,评茶室宜南北向,采北光。室内墙壁以白色为宜,在评茶台的上方亦可安装日光灯以补自然光之不足。 二、评茶用具 评茶用具属专用器皿,必须质地良好,规格一致,以尽量减少客观上的误差。评茶常用的用具有下列各项。 审茶盘。供盛放茶样、审查茶叶形状及色泽之用,一般可盛放茶叶150~200克。审茶盘的形状有长方形或正方形,亦有圆形之黑色茶盘。 审茶杯。供茶叶冲泡开汤及评审茶叶香气之用,一般使用符合ISO3103―1980(E)标准之白瓷杯,审茶杯容量150±4毫升。 审茶碗。供盛放茶汤评审水色及味道之用,一般使用符合ISO3103―1980(E)标准之白瓷碗,审茶碗容量约200毫升。 称量计。量取茶样用,一般使用称茶专用的手称。若无专用手称,可以药用天秤代替。目前亦有手携式小型电子秤可供使用。 计时器。供计量茶叶冲泡时间,多使用定时闹钟或沙漏计。 XX匙。用细密铜XX或不锈钢XX制成,用以捞取审茶碗内的细碎茶渣。 审茶匙。供舀取茶汤品评用,一般使用银制或镍铜合金之长柄匙,容量5~10毫升,亦有使用白色瓷匙。 汤杯。盛热水供放置审茶匙及XX匙之用。 茶渣桶(吐茶桶)。供评茶时吐茶水及盛装茶渣、废弃茶汤用。 烧水壶。铝制或不锈钢制手提壶或电壶,供烧开水冲泡茶叶用。 三、评茶用水 评茶用水的软、硬、清、浊及冲泡时水温,对茶叶的汤色、味道、香气有直接影响。评茶用水的注意事项有以下两项: 用水选择。不同水源所含溶解物质不同,对茶汤品质的影响亦不同,一般评茶用水为要求其水质一致,以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为宜。 冲泡水温。评茶时宜用温度约100℃之沸滚水,以使茶叶的香、甘、苦、涩充分表现,从而使评茶人员正确推断茶叶品质的优劣。 四、茶叶取样 取样自各批茶叶中,抽取能代表各整批毛茶或精制茶品质特征的最低数量茶样,作为评审品质或检验之样品。由于茶叶呈不均匀性,抽取茶样需要十分慎重,因此必须由经过训练且有经验的人员为之。 冲泡时应先将已抽取的茶样中2/3之茶叶置于审茶盘上,搅拌均匀再称取规定重量之茶样供冲泡之用,抓取时动作要轻,尽量幸免将茶叶抓碎或弄断,影响评审的正确性。 2评茶方法 一、冲泡方法 称取3克茶叶放入审茶杯,冲入沸腾开水约150毫升(茶叶用量为水量的2%),加盖静置5~6分钟,将茶汤倒入审茶碗供汤质品评,茶渣仍留置于杯中供香气及叶底的审查。 二、评茶项目 评茶项目大致可分为外观(形状、色泽)、内质(水色、香气、味道)及叶底等,各项审查标准因茶类不同而异。 外观的审查包括茶叶的外形、条索、色泽、芽尖白毫及副茶或夹杂物等。 外观的审查还包括茶汤颜色、汤液明亮及是否具油光或混浊晦暗等。 香气的审查包括香的种类、高低、强弱、清浊、纯杂以及是否带油臭、焦味、烟味、青臭味、霉味等其他异味。 味道是审查茶汤的浓稠、淡薄、苦涩、活性、刺激性、收敛性等。 叶底是审视茶叶开汤后茶渣的色泽、叶面展开度、叶片芽尖是否完整无破碎,并判别茶青原料品种、老嫩、均一性及发酵程度是否适当。 三、评茶方法 茶叶开汤前先审查其外观,至开汤后先闻杯中茶渣之香气,以鼻吸气3次评鉴香气之浓、淡、纯、浊以及有无青味、烟味、焦味、油臭味、闷味等其他异臭。再检视茶汤水色,比较其浓淡、清浊及明亮度,待茶汤温度降至40℃~50℃时,取茶汤5~10毫升,含入口中,以舌尖不断振动汤液,使茶汤连续与口腔内的味觉细胞及黏膜不断接触,从而分辨汤质的甘醇、苦涩、浓稠、淡薄及其活性、刺激性、收敛性等。品评茶汤味道,以舌尖振动汤液的同时宜将口腔中的茶叶香气经鼻孔呼出,再度评鉴茶叶的香气。最后审视叶底,观察其色泽、茶芽之性状、老嫩、均一性及发酵程度。 3 评茶注意事项 茶叶品质感官评审虽是评审人员主观的认定,但仍有其一定的客观标准。评审人员必须在心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