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南泥湾精神述评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 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南泥湾,一个响亮的 名字,一片红色的沃土。80年前,以八路军三五九旅为代 表的抗日军民,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树立了抗 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旗帜,创造了令 人赞叹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英雄史诗。 自力更生拓新路 延安大生产运动纪念碑,静静矗立。碑身上,“自己动 手、丰衣足食”八个大字,令人热血沸腾。 回望历史,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日、伪军大规模“扫 荡”和“清乡”,国民党顽固势力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包 围和经济封锁……存亡抉择之际,毛泽东同志给出了八个字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何为英雄?迎难而上者。1941年春,三五九旅在旅长王 震的率领下,高唱“一把镰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 的战歌,挺进南泥湾垦荒屯田。 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在这片黄土地上打响了,沉睡 的南泥湾被战士们用镰头“唤醒” 了一一 从野菜果腹到农业生产种植面积翻了百倍,从找废铁造 工具到先后办起纺织厂、机械厂、铁厂……短短数年,三五 九旅建立了农业、工业、运输业与商业等一系列比较完备的 企业,打下了一个能够达到完全自给的经济基础。 以南泥湾为旗帜的大生产运动,支持了艰苦的抗战,积 累了宝贵的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曾称:“这是中国历史上 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旗帜高扬,催人奋进。自力更生,不仅仅是在物质短缺 时代的生存手段,更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基点。 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 瞩目的中国奇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 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 唯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才能无惧暗礁险滩, 乘风破浪。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历史照片真实记录了三五九旅 在荒山野岭中徒步和骑马开进的壮观场景。驻足凝望,思 绪穿越,不禁疑问一 南泥湾,这块当年并不起眼的偏远荒野,何以成为陕 甘宁边区第一块“试验田” ? 彼时,重重封锁之下,为了解决“生存危机”,朱德 多次带领技术人员前往南泥湾对土壤、水质等进行全面勘 察,认定南泥湾是块垦荒屯田的好地方; 视察南泥湾不久,写出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 指导解放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著,提出一系列经济方针政 策,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当地政府不断 健全财政机构、完善财政体制,进行税制改革; 南泥湾的拓荒史,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建立在实事求 是、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关键抉择,是建立在密切联系群 众、理论联系实际上的必然成功。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 功。艰苦奋斗再创业,改革开放再出发,面对复杂形势和 艰巨任务,唯有打牢调查研究的基础,才能准确识变、科 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同心同德聚伟力 2021年春,美国人聂子瑞沿着斯诺足迹重访陕北。南 泥湾村,76岁老党员侯秀珍的两把镰头令他难忘一 一把是侯秀珍公公刘宝斋的。80年前,身为三五九旅 副连长的他和战友们,一手镰头一手枪,在荆棘遍野中开 垦出“陕北江南”; 一把是侯秀珍自己的。20多年前,这位没上过几天学 的村干部带领村民修路建学校,扛着一把镰头,把不毛荒 山变成葱绿山岭,如今全村脱贫奔小康。 两把老锹头,一颗为民心。 “我和当年斯诺看到的一样:共产党人总是为人民着 想,总能激起人民的巨大能量。”聂子瑞说。 历史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 踏上新征程,共产党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 标,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 作主制度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 质性进展…… 一切为民者,民则向往之。 敢为人先勇向前 如今的南泥湾,稻田花海飘香,国家湿地公园成候鸟 天堂,绿色乡村与红色旅游相映生辉,生物育种、数字农 业、生态农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荣共生,展 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气象。 从抗战时期开荒屯田、开辟军垦事业、开创边区经济 发展多种形式,到如今建设西北农业科技实验田、全国乡 村振兴样板间、产业开发区,南泥湾精神不仅仅是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是一种勇于创造、敢为人先 的创业精神,传承至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加速演变,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紧迫性凸显。面 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们任重道远。 今天,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垦荒人,加强原创性、 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全 建

文档评论(0)

137****12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0044334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