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声慢》教课方案-_1 《声声慢》教课方案-_1 PAGE / NUMPAGES 《声声慢》教课方案-_1 《声声慢》教课方案 - 《声声慢》教课方案 教课目标: 、认识李清照的平生,并经过作品初步认识其创作主题 及风格。 2、认识个人的生活遭受和创作的亲密关系。 3、初步感觉婉约词的特色。 教课要点: 剖析《声声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课型课时: 品读-鉴赏课。一课时。 教课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显示《如梦令》插图)第一请大家看到大屏幕。画中的女子端坐在小 舟上,小舟停靠在一片藕花深处,不远处有鸥鹭惊飞。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到这幅画,你们会想起怎 样的诗句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不错,正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显示如梦令板书)第一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首词的作者。 二、作者及作品风格介绍 (显示)李清照其人: 李清照(1084-约1151) :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有名学者。母 亲王氏,也善于诗文。 李清照精通乐律, 擅长诗词, 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干盖世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工部侍郎赵挺 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初期生活优裕,夫妇和睦,情味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靖康之变时,夫妇仓促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形单影只,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展转流浪中度过凄凉的暮年。 李清照其词: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俊秀而拥有逸思,富裕真情实感,语言清爽自 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声名大噪,号为“易安体” 。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词的内容、 风格截然不一样。 先期多为闺情词, 反应大家闺秀的生活情味, 清爽明媚,境界优美。后期的李清照因为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历尽沧桑的凄凉生活,其词一变先期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悲凉、低落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乡之思。 刚才我们认识了李清照词作的前后期差异, 那么,《如梦令》应当属于哪个期间的作品呢?(先期)不错,它写的 是李清照从前在家乡溪亭游乐的情形。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牵无挂的生活和安逸的心情。今日,让 我们再次走近李清照,走入她的作品《声声慢》 ,一同来品 读她的另一种心情。 三、研习课文内容 1、音读。听诗是一种文雅的活动, 它能让我们沉醉。 下边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诵,并在心中默读,要读准字音,把 握节奏,感觉词作的音乐美。 (播放女声配乐朗诵) 2、意读。经过刚才的听, 我们感觉了词作的音乐美。 下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并体 会女词人的思想感情。 3、情读。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课文,把你对女词人感 情的领会融入到你的朗诵中去。 (教师评论) 4、这首词表现了女词人如何的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请联合详细诗句来说说你的见解! (议论后作答) (显示问题及品读提示) 、 品读词人的感情不可以走开词人当时的生活遭受孤立地 谈! 2、 可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3、 可抓住词中抒怀性的句子来品读! 4、 可对照先期的作品来品读! (学生品读,教师指引。 ) 首句“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悲惨惨戚戚。 ”直接抒怀,表达的感情哀婉 悲凉,为全词确立了凄清的基调。尾句“此次序,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响应,使全文都笼盖在一种悲凉、低落的氛围中。表现了女词人暮年寡居时凄清孤单的生活感觉。 “雁过也,正悲伤,倒是旧时认识。 ”此句中的“雁”在《一剪梅》中间也 出现过,因此说雁是“旧时认识” 。可是,那时的词人看到雁会想到“鸿雁传书” ,会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愉悦,会勾起对丈夫的想念之情,那是一种甜蜜的悲伤。而此 时,那似曾相逢的雁儿再度飞过, 丈夫却已亡故, 事过境迁,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 再者,此时的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乡,看到北来的大 雁便以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 因此说是 “旧时认识” ,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 词中到处表现了这样的感情,如: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单独怎生得黑” 都能够看出。 词中所选择的意象“秋风” “淡酒”“雁”“黄花”“梧桐” “秋雨”都是昏暗、低落的,从中也能够词人此时的心境。 5、 教师赏析名句 (显示) 名句赏析 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悲惨惨戚戚。 赏析:开篇使用七组叠词来表现心态,奇异而拥有音乐美,似“大珠小珠落 玉盘”,堪称“横绝古今” 。词作写女词人一成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找觅”开始,可见她一同床便百无聊赖, 若有所失,于是希望找点什么来寄望自己的空虚孤独。 “寻寻找觅”而不得,反被一种“冷冷清清”的孤寂氛围笼盖。 旧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凄悲惨惨戚戚”之情油但是生。仅仅三句,就把女词人空虚、凄清、伤感、愁惨的心境

文档评论(0)

zdq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