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孝是道德的根本 一、孝是道德的根本 二、百善孝为先 三、孔子说孝 四、怎么才是孝 教学目的:通过本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为什么孝是道德的根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才是真正的孝?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孝的四个层次; 作为学生怎样做才是孝。 一、孝是道德的根本 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开宗明义章”: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 何足以知之?”子曰: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还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 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论语.学而》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 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 孝子之门出忠臣。《吕氏春秋》曰:“凡为天下,治国 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于孝……人臣孝,则事君忠 ,处官廉,临难死。”做人的根本,没有比孝更重要的。人 臣孝敬父母,就会忠诚侍奉君王,清正为官,在危难时刻就 能够挺身而出。 汉代设立了“举孝廉”制度,成为选拔官吏和任用升迁 的途径之一。 二、“百善孝为先” 孝是指做子女的要关心、赡养、恭敬父母。孝敬父母是做 子女的本分,这不仅是做子女的权利,更是做子女的责任。 孝是爱的原点,也是道德的原点。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孝敬父母就是知恩报恩。 古人讲“百善孝为先”;“孝心开,百善皆开”;“不孝 父母敬神无益”;“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 ”。孝是做人第 一德,是做人的根本。 父母十重恩: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回干就湿恩 、哺乳养育恩、洗涤不净恩、远行忆念恩、深加体恤恩、究竟怜愍恩。 《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视频: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陈玉蓉。 汶川地震伟大的母爱。 羊知跪母饮乳,乌鸦知反哺之义。动物尚知感恩,何况我们人类! 不孝父母就是忘恩负义,就没有了做人的道德。 视频:“驴之孝”。 三、孔子说孝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9、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0、《孝经》里,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四、怎样才是孝 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根据古圣先贤的论述,孝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孝父母之身 就是赡养父母之身,让父母衣、食、住、行、医等,无后顾之忧。 这是子女最基本、最基础的责任和义务。孔子曾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也就是要尽力赡养父母,满足父母的生活所需。 第二个层次就是,孝父母之心 就是对父母恭敬、孝顺,不让父母担忧、伤心、生气。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如果仅仅养而不尊敬父母的话,那与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养父母最重要的是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的恭敬。 孔子还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是比较难的。父母有事,儿女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