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脊柱区大纲要求概述表面解剖详细内容操作过程实PPT课件.ppt

第一单元脊柱区大纲要求概述表面解剖详细内容操作过程实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脊柱区 大纲要求 概述 表面解剖 详细内容 操作过程 实习要点 自我测试 ;目的要求:;概 述: 脊柱区Vertebral region又称背区, 是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软组织共同配布的区域。 其上界为:枕为隆凸和上项线 两侧界为: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腋后线、 髂嵴后份、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 脊柱区分为:项区、胸背区 腰区和骶尾区。 ;;在层次结构上,脊柱区由浅入深依次是: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深部血管、神经和脊柱、椎管及其内容物。 根据学时安排,我们要学习和操作的内容是脊柱后面浅层的组织结构,即背部浅层 结构;脊柱、椎管及其内容物等深层结构作为自学内容。 ;表面解剖 1.棘突 :第7颈椎棘突较长,常作为辨认椎体序数的标志; 两侧肩胛冈内侧端的连线平第3胸椎棘突;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第4腰椎棘突。 2.枕外隆凸:颅后部明显的骨性突起。 3.乳突:在耳廓的后方。 4.肩胛冈:外侧端为肩峰。 ;5.肩胛骨下角:两肩胛骨下角的连线平对第7胸椎棘突。 6.骶管裂孔和骶角:骶管裂孔是椎管的下口,裂孔两侧 向下的突起为骶角,是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7.髂嵴和髂后上棘: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第4腰椎棘 突。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平第2骶椎棘突。 ;背部的浅层;4.臀上皮神经 —第1-3腰神经后支,在髂嵴上方、竖脊肌外侧缘附近、 穿胸腰筋膜浅出,易被拉伤(腰腿痛). 5.臀中皮神经—第1-3骶神经后支 (二)浅血管: 1.枕动脉 2.肩胛背动脉 3.胸背动脉 4.肋间后动脉 5.腰动脉 6.臀上、下动脉;三、深筋膜;胸腰筋膜分三层,形成竖脊肌鞘和腰方肌鞘, 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一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 形成腰肋韧带lumbocostal ligament 3.骶尾区深筋膜薄弱,与骶骨骨膜愈着。;四、肌层;听诊三角(肩胛旁三角) ——斜方肌外下缘、肩胛骨脊柱缘、 背阔肌上缘之间, 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深面,由第12 肋下缘、竖脊肌外侧缘 ??腹内斜肌后缘构成。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在腱膜的深面自上而下有肋下神经、 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排列, 前方有肾和腰方肌,是肾腹膜外 手术的必经之处。 腰下三角 ——位于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 前下缘之间,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 是腹后壁的一个薄弱区,可形成腰疝。;;五、 深部的血管和神经;3.椎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沿斜角肌内侧上行, 穿6~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 4.副神经 5.胸背神经 6.肩胛背神经 7.脊神经后支 ;六、椎管及其内容物 自学P184~192 ;操作过程;(二)、层次结构 皮肤、浅筋膜: 背部皮肤厚而坚韧,移动性小。浅筋膜厚而致密,与皮肤紧密相连,并含较多的脂肪组织。沿纵行切口将皮肤和浅筋膜一起向外剥离,在项部翻到斜方肌外侧缘、在项部以下翻到背阔肌下缘。 2.寻找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 (1).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的后支,特别粗大,穿斜方肌肌腱上行至枕部皮下,在斜方肌附着于枕骨处寻找。枕动脉与枕大神经伴行。查看能否找到第3枕神经。在上项线附近有较小的枕淋巴结。;(2).在背部中线两侧寻找皮神经(找出1~2支即可)。与皮神经伴行的血管分别来自于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和腰动脉以及归属于上述静脉。 (3).臀上皮神经为第1~3腰神经的后支,在髂嵴上方、竖脊肌外侧缘附近穿胸腰筋膜浅出,较为集中,越过髂嵴分布于臀区上部(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在臀区解剖时寻找)。 3.深筋膜 保留已经找出的上述结构,清理浅筋膜,观察胸腰筋膜。 此层在背部较薄弱,腰部增厚呈菱形。胸腰筋膜的后层和中层 形成竖脊肌鞘,在竖脊肌外侧缘处切开胸腰筋膜,并把竖脊肌 外侧缘向内推,观察胸腰筋膜后、中层的会合情况。;4.肌肉、血管、神经 (1).清理检查斜方肌,注意斜方肌的起止点,肌束的方向 和作用。 (2).在棘突外侧一横指处由下向上纵行切开斜方肌,边切边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