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呼吸系统疾病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概 述 正常解剖结构 正常组织结构 呼吸系统防御机制;*;小气道:直径2mm小支气管、细支气管 肺大叶:每个叶支气管与各级分支形成的。 肺小叶:每个细支气管连同其各级分支及肺泡组成,是肺的结构单位。 肺腺泡:(pulmonary acinus):肺小叶内的Ⅰ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1.气管和主支气管 粘膜: 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基底面可见较明显的基膜。 固有层:为薄层的结缔组织。 粘膜??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与固有层分界不清。含有较多混合腺,血管、淋巴管、神经,淋巴组织。 外膜: 包括透明软骨环和结缔组织。 ; 粘膜上皮; 2. 叶支气管(lobar bronchi)至小支气管(small bronchi); 肺内支气管;3.细支气管( bronchiole ) 上皮逐渐移行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腺体和软骨片更少或消失,平滑肌增多。;4.终末细支气管(terminal bronchiole) 粘膜皱襞明显,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消失,平滑肌逐渐增多形成完整一层。 ;5.呼吸性细支气管(respiratory bronchiole) 管壁上有肺泡的开口,所以管壁不完整, 管壁上衬有单层立方上皮。 6.肺泡管( alveolar duct ) 管壁上有许多肺泡的开口,故自身管壁结构很少,在切片中仅见肺泡隔边缘增厚,呈结节状膨大,即为残余管壁部分。 7.肺泡囊( alveolar sac ) 由几个肺泡共同开口所形成的囊状结构。与肺泡管的区别是,在肺泡隔边缘无结节状膨大。 8.肺泡( pulmanary alveolus ) 由单层肺泡上皮(I型和II型肺泡细胞)组成 肺泡隔(alveolar septum):相邻肺泡间的薄层结缔组织,有连续毛细血管网 肺泡孔(Cohn孔):一个肺泡壁上有1个或数个 气血屏障(blood air barrier):Ⅰ型肺泡上皮、基底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正常肺组织;*; 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 1. 粘液-纤毛排送系统 2. 肺巨噬细胞:尘细胞 3. 淋巴组织的免疫反应:分泌型的IgA ;第一节 肺炎 (pneumonia);一、细菌性肺炎 (一) 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波及到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 1.病因及发病机制 肺炎球菌(pneumococcus),受寒、感冒、疲劳、醉酒等为其诱因: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呼吸道防御能力被削弱。 细菌侵入肺泡并繁殖,通过肺泡间孔向临近肺组织蔓延,从而波及整个大叶。 ;2.病理变化 (1)充血水肿期 (congestion) (2)红色肝变期 (red hepadtization) (3)灰色肝变期 (gray hepatization) (4)溶解消散期 (resolution);诱发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充血水肿期;血管扩张充血;红色肝变期;红色肝变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样变期(5-6天);灰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溶解消散期(1周左右);3.合并症 (1)肺肉质变(pulmonary carnification) (2)肺脓肿、脓胸、脓气胸 (3)纤维素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或粘连 (4)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 (5)感染性休克 ;肺肉质变;肺肉质变;(二)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 是由化脓菌感染引起,以肺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布的肺化脓性炎症。 因其病变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并向周围和纵深发展延及所属肺泡, 主要发生于小儿、年老体弱及久病卧床者。 ;病因及发病机制: 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口腔或上呼吸道致病力较弱的常驻菌,常在某些诱因影响下发病。 往往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如麻疹后肺炎、手术后肺炎、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 。 ;2. 病理变化: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 M:双肺表面和切面散在多发性灰黄、质实病灶,严重时病灶相互融合,形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confluent bronchopneumonia)。 m:细支气管: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管腔内充满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支气管周围肺泡:肺泡壁充血水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