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
初一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
PAGE / NUMPAGES
初一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
初一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
基本实践观点:
1、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3、在句中理解字词用法。
4、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
教学内容:
课题:《寓言四则》课型:自读
课时安排: 1 课时授课方式:研读、点拨
教学目标:
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能运用成语。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
5、独立创新地解读文言寓言的能力训练。
教学重点:
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能运用成语。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难点:
1、能运用成语。
第1页/共4页
2、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展示:(幻灯展示)
二、 导入: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 有一支瑰丽的奇葩 —— 寓言。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在初一我们已经学习了《伊索寓言二则》 、《黔之驴》、《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等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四则先秦寓言。作为成熟最早的文学形式,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文学魅力呢?
三、 幻灯打出课文标题。
四、 回忆寓言的相关知识。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 在形象的故事中隐含一种规劝或讽刺的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文学体裁。
六、 检查预习:(幻灯打出)
1、给下列字词注音:
祠( cí)卮( zhī)椟( dú) 缀( zhuì)滥( l àn)竽( yú)
廪( l ǐn)湣( mín)遽( j ù)髀( bì)跛( bǒ)薰( xūn)
2、解释加点字词:
引酒且饮之。(拿来)终亡其酒。(失掉)
1)(2)
丁壮者引弦而战。(拉)马无故亡而入胡(走失)缀以珠玉。(用)吾能为之足。(给,替)
3)(4)为木兰之柜。(做)
第2页/共4页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给,替)
此何遽不为福乎?(是)
3、 翻译下列句子:
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蛇本来就没有脚,(先生)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译: (结果 )郑国人买了他(楚人)的(装珠宝的)盒子而把珠宝还给了他(楚人)。
3)廪食以数百人。
译:用官仓的粮食来供养几百人。
4)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译: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祸事呢?
5)人皆吊之。
译:人们都来慰问他(塞翁) 。七、 自由阅读、质疑、释疑。
八、 寓意讨论:(先由学生讨论,再用幻灯展示)画蛇添足 ——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适当。
买椟还珠 —— 讽刺只注重外表,不看实质,只重形式,不重内涵
的人。
滥竽充数 —— 比喻无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 或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
塞翁失马 —— 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
第3页/共4页
九、 成语造句:(先用幻灯展示例句,再由学生自由造句)
十、 小结:(幻灯打出)
1、 在课外自由阅读了课文,编成了课本剧并进行了表演,增加
了学习的趣味性。
2、 回忆了寓言的相关知识。
3、 分析了部分字词,结合句子重点讲了 “为”和“以”的用法。
4、 解析了部分疑点。
5、 对寓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6、 学习了成语并进行了造句练习。
(其中, “为”“以”的用法,成语的运用和寓言的相关知识及寓意
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十一、作业布置:(幻灯打出)
1、 熟读课文,
2、 任选一则寓言改写为白话文(可充分发挥想象) 。
第4页/共4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