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藏象学说之五脏完整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学藏象学说之五脏完整版 PART 01 藏象学说 概念 藏: 指隐藏于体内 脏器。 象: 脏腑 解剖形态; 表现于外 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 概念: 经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 观察, 研究人体各个脏腑 生理功效、病理改变及其相互关系 学说, 是中医理论体系 关键。 象, 形象也。藏居于内, 形见于外, 故曰藏象。 PART 02 藏象学说 形成 形成: 1、起源于古代 解剖知识 2、长久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 观察 3、长久医疗经验 总结 中医藏象学说与西医学 区分: 藏象学说是一个独特 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指一个解剖学 概念, 而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 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PART 03 藏象学说 关键内容 脏 腑 五脏 六腑 奇恒之腑 肝、心、 脾、肺、肾 胆、小肠、 胃、大肠、膀胱、三焦 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 化生和贮藏精气 受盛和传化水谷 形态似腑,但不传化水谷 功能似脏,藏精气而不泻 藏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泻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脏病多虚 腑病多实 PART 04 五脏 生理功效及特征 心 生之本,神之变也 主血脉;主藏神 为阳脏,而通神明 肝 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主疏泄;主藏血 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 脾 仓禀之本,营之居也 主运化;主统血 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肺 气之本,魄之处也 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华盖;娇脏,不耐寒热;主宣发肃降 肾 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 肾性潜藏;固摄之本 PART 05 五脏系统表 五 脏 其 充 其 华 开 窍 其 志 其 液 其 神 心 脉 面 舌 喜 汗 神 肝 筋 爪 目 怒 泪 魂 脾 肌 唇 口 思 涎 意 肺 皮 毛 鼻 悲 涕 魄 肾 骨 发 耳 恐 唾 志 PART 01 五脏之心—介绍 心位于胸腔偏左, 膈膜之上, 肺之下, 外有心包卫护。在五行属火, 血之主、脉之宗、神之居, 为阳中之阳脏, 主血脉, 藏神志, 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与小肠、脉、面、舌等组成心系统。 PART 02 五脏之心—生理功效 心主血脉: 指心气推进血液在脉中运行, 流注全身, 发挥营养和滋润 作用。包含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心脏有规律 跳动, 需要三个条件: 1、心气充沛 2、血液充盈 3、脉道通利 PART 03 五脏之心—生理功效 心主血脉 生理作用: 1、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 2、生血, 使血液不停得到补充。 心主血脉功效正常: 面色红润有光泽, 舌色淡红, 脉和缓有力, 胸部舒畅。 心主血脉功效异常: 心火旺: 面色红赤, 舌尖红, 心中烦热。 心血虚: 面色淡白无华, 舌色淡白, 心悸 心血瘀阻: 面色晦暗, 舌色紫黯或有瘀斑, 胸前区憋闷刺痛。 PART 04 五脏之心—生理功效 心主藏神: 指心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 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功效。 神 含义: 1、指自然界物质运动改变 功效和规律, 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2、指人体生命活动 总称。 3、是指大家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PART 05 五脏之心—生理功效 神 生成: 指神是人体形体 机能或作用, 精气是产生神 物质基础。“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 五脏藏神: 中医学把神分成五个面, 分属于五脏,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 以反应脏腑生理功效。 心藏神功效正常: 精神饱满、神志清楚、思维灵敏。 心藏神功效异常: 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反应迟钝、精神萎靡。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PART 06 五脏之心—生理特征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心为阳中之阳, 以阳气为用, 心 阳气能推进血液循环, 维持人 生命活动。 心与夏气相通应: 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 功效最强, 与南方、署、火、赤色、苦味有一定内在联络。 附: 心包络 简称心包, 是心 外围组织, 含有保护心脏, 代心受邪 作用。 PART 07 五脏之心—生理系统 心与体、窍、志、液 关系: 1、心在体合脉 2、心其华在面 3、心开窍于舌 4、心在志为喜 5、心在液为汗 PART 01 五脏之肝—介绍 肝位于腹部, 横膈之下, 右胁下而偏左。在五行属木, 罢极之本, 为阴中之阳。以血为体, 以气为用, 主疏泄、主藏血, 喜条达而恶抑郁, 体阴而用阳, 集阴阳气血于一身, 成为阴阳统一之体。肝与四时之春对应。与胆、目、筋、爪等组成肝系统。 PART 0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